文 | 廖藝舟
編輯 | 張友發
來源:毒眸(ID:DomoreDumou)
在知乎上,問題“如何評價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新片《阿凡達:水之道》?”有345萬瀏覽量。該問題在12月16日就被提出,原本的若干“高贊回答”所獲點贊數最多不過一千出頭,5天后一個答案的出現卻以壓倒性的優勢被“知友”們頂到了最頂端,理由顯而易見——這篇回答來自詹姆斯·卡梅隆本人。
這不僅是一次“主創入駐某平臺”的慣例性宣傳,卡梅隆的回答僅中文部分就有1700余字,他的雙語文章既提到了《阿凡達:水之道》的創作動機,也回顧了12年前籌備《阿凡達》時所付出的努力,還解釋了續作在拍攝上的技術難點。
回答很快有了1.5萬個點贊,3985條評論。在評論區里,有人驚訝地玩梗、“合影”,也有不少用戶針對卡梅隆的回答繼續發表對影片的觀點。
“問題被提出-有價值的內容出現-用戶繼續互動”的整個流程,是知乎影視板塊乃至整個知乎日常性社區活動的縮影。“知友”們都很清楚,這樣的流程每天都會在知乎循環成千上萬次。
而卡梅隆,也僅僅是參與到知乎內容生產環節的資深業內人士們其中的一位。12月28日知乎上線的2022“年度影人”活動,朱一龍、白敬亭、陳曉、雷佳音、宋佳、文牧野、劉江江、檀健次等8位影人也對相應問題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與此同時,知乎還發布了“2022知乎影視高分榜單”,榜單涵蓋電影、劇集、綜藝等類型,這是一整年來所有知乎用戶共同打造的口碑、審美指向標,它相較代表市場主流喜好的票房、流量維度存在明顯差異,例如未在國內上映的《瞬息全宇宙》《子彈列車》等影片也進入了電影高分榜,高分劇集榜中既有廣受好評的國產劇《開端》,也有相對小眾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和《少年法庭》……
正如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上個月在一封公開信中所言:“今天的知乎是豐富多彩的,而核心定位依然是‘專業討論’?!庇耙暟鍓K的氛圍同樣符合這項產品主基調。
看似矛盾的是,在如今的互聯網語境中,用人工智能的聲音講著“小帥”、“小美”們故事的短視頻大行其道,影視內容碎片化、快餐化的趨勢幾乎不可逆轉,某種程度上,知乎為影視領域所提供的公共討論空間甚至有幾分逆流味道。
但也正因如此,一個偏向專業和嚴肅的社區反而體現出稀缺和珍貴來:如果觀眾不止希望“看過”然后分享直覺感受,也想“看懂”一些作品并進行延展討論,“上知乎”幾乎是當下唯一的選擇。
圖源:視覺中國
另一方面,我們或許已經習慣了拿著放大鏡拆解和提煉影視作品,這種消費方式也未必就導向短平快,關鍵還是觀察到細節、亮點后要如何處理消化。知乎上常見的深度、硬核內容,也為觀眾提供了一面能放大影視價值的鏡子。
“專業”的價值
從2019年開始,知乎內新增了“專業認可”功能,一些創作過大量專業內容的答主可以贈予其他回答“專業”徽章,時至今日,一篇回答如果獲得了“專業認可”依然會優先在頁面最上方展示。
這是知乎價值取向的一種體現,而一個被普遍認同的簡單道理是:“業內人士”所提供的視角、信息往往代表著“專業”。
在影視行業,許多導演、編劇、演員都會結合自身經歷對一些知乎問題提供解答。今年5月有用戶提問“為什么 17 年了觀眾依然對反派江玉燕念念不忘?”3個月后演員楊雪現身說法,她正是電視劇《小魚兒與花無缺》中江玉燕的飾演者,其回答也被知乎官方選為了今年的“年度回答”之一。
作為曾經的主創,楊雪的答案給觀眾提供了不少“內幕信息”,比如接下角色的過程頗具戲劇性,她曾詢問導演王晶“劇中有幾個壞人”、“劇里誰最壞,男的女的都算上”,得知“只有你”、“還是你”后,便覺得“不用考慮了可以演”?;卮鹞捕?,楊雪還大膽抨擊道“越來越不習慣現在的文藝創作”,認為邊拍邊宣傳不利于演員沉浸,做到“感受和傳遞”這兩點就足夠給觀眾留下印象。
演員本人的回憶,與觀眾們不斷從受眾角度去分析演員演技、理解角色性格并不沖突,且無疑給問題本身帶來了有效增量信息。這樣的例子在知乎上還有很多,在年終圓桌版塊“2022盤點·影像自有答案”中,演員李光潔是嘉賓之一,他回答了問題“演員如何演繹和自己差距大的角色”,提到“觀察生活、看影像資料或書籍、和對手演員商量”等幾種方法,有切身經驗和成熟角色,其回答自然有很強說服力。
或許會有用戶認為,從業者們另有本職工作,答題頻次和內容翔實程度都會受到影響,但其實知乎從來都不缺樂于花大量時間分享獨到見解的專業人士。
在問題“Netflix 的成功和困境給國內的流媒體平臺哪些啟示?”下,答主“張小北”的答案獲得了最多贊同,其身份除了在平臺上簡潔認證的“編劇、導演”,也是一位資深知乎答主,注冊至今回答數量達到1750個,獲得過超45萬次贊同和11萬次收藏。關于Netflix,張小北表示自己并不相信廣為流傳的“大數據神話”,更愿意相信印在書籍《編劇》封面上的“干這行,沒人心里有譜!”
因而他得出的結論是“國內流媒體平臺沒法抄Netflix”,由于觀眾并不在意“好內容”來自什么平臺,觀眾的趣味也注定無法預測。Netflix如今也要面臨TikTok的沖擊,正如“抖音和快手未必會給國內流媒體平臺機會”一樣——這種觀點較新穎、論證較翔實的答案,更符合一般用戶對知乎專業內容的印象。
事實上,專業用戶提供的專業內容堪稱知乎的“立命之本”,畢竟這是從創立之初就延存下來的產品基因。眾所周知,知乎在大約2010-2012年的“1.0時代”曾采用邀請制,當時的社區性質更接近僅供業內人士交流的小圈子,影視也是最早形成交流氛圍的版塊之一。
隨著2013年4月開放注冊,一年內用戶數從40萬攀升到400萬,知乎邁入“2.0時期”,后又從約2016年起廣泛嘗試商業化,進入“3.0階段”。3.0階段的知乎處在全網以“碎片化”為主基調的坐標軸中,隨著多元化的內容也不斷涌入社區,高質量的深度內容往往會被網友們戲稱為具有”知乎遺風“。
換個角度,“知乎遺風”的存在恰恰證明雖然知乎的體量變大了、內容變多了,其核心特色并沒有隨時間推移而消失。官方帳號“知乎日報”就不止一次分享過各領域的高贊答主,某次回答問題“影視領域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用戶和內容”時推薦了20多位,其中有“張小北”、“阿郎”等“早期大V”,也有一批更晚加入的“新知答主”,同時也有鄧紫棋、朱一龍等名人明星……這些專業人士依然是如今知乎用戶圖譜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始終不乏專業內容產出的前提下,每年推選“年度影人”來集中回答相關問題,也成為了近年知乎影視版塊的一項慣例。新的熱門作品總在不斷涌現,它們會生發新的討論,也會給一些經典問題帶來新的詮釋視角,“年度影人”們的答案可以視作對整年影視討論的一次有效補充。
今年被推選為“年度影人”的從業者共有8位,各自也都分配到了切合年內代表作的提問。比如演員朱一龍受邀回答“《人生大事》帶來了哪些中國式生死價值觀的呈現”,他結合自己的接演過程,針對提問總結道:“《人生大事》講的不僅是如何面對死亡,更是想告訴大家要好好活著。”所謂“中國式生死價值觀”,“既包含了對死亡的尊重和面對,更有對生命的灑脫和堅韌?!?/p>
再如導演文牧野受邀回答“為什么反映社會現實題材的電影這么受歡迎”,這個問題的時效性并不強,文牧野今年卻有一部知乎評分8.5的現實題材新作《奇跡·笨小孩》,時間節點依然合適。文牧野認為主要原因還是“現實題材離大家認知的生活很近”,是“熟悉”帶來了“喜歡”,他希望觀眾會以“真誠”、“真實”為標準來評價其作品,這其實也正是現實題材作品是否優秀的標準之一。
今年出演《開端》的白敬亭則分享了自己的表演心得:“當我要為一個角色服務時,大多要開拓出我并不常在生活中展現出的性格,要去學習新的技能和塑造一些狀態、體型、表達方式......”;有兩部高分代表作《夢華錄》和《冰雨火》的演員陳曉坦言“情感的變化不僅可以通過臺詞和動作表現,也可以通過眼神傳達”;出演《人世間》的雷佳音的回答同樣和塑造角色相關,他提到“對角色的創作要貼合戲的風格,從戲的色彩基調去揣度自己的表演尺度”。
《人生大事》的導演劉江江被問到了作品中為何存在大量方言臺詞,他表示運用方言“是為了讓角色生動感更強”,而“片子里煙火氣的真實感,一部分也是靠方言建立起來的”;演員宋佳今年在《人世間》里演了位“不討喜的角色”,但她認為演員應該“去除雜念,專業演員干專業的事兒,其他交給觀眾”;出演《獵罪圖鑒》的檀健次結合自己的實踐詮釋了演員與角色的關系:“(兩者)互相成就,演員演好了一個角色,角色也同樣回饋這個演員。”
8位年度影人的完整回答都會被同時收錄進專題頁面和知乎問題頁面。同時,在年度圓桌“2022 盤點·影像自有答案”里也有海量其他用戶的優質答案。
類似這樣具體問題與專業答案的循環,正是知乎影視版塊的獨特價值所在。
一個問答社區的內容循環
顯然,絕不僅是專業用戶構成了知乎的內容循環。
據知乎2022前三季度財報,每季度平均月活用戶數量均在1億左右。普通影視愛好者們在知乎上進行的提問、回答、點贊、分享等等社區行為,都會對相關影視作品的熱度、口碑、傳播、消費決策等造成影響。
而對比其他影視社區,知乎的調性也有所差異。它鼓勵觀眾拿著放大鏡去發掘影視作品的細節,但拆解影視作品的同時更傾向在提倡“快”的時代慢下來,并以此進行具有延展性的討論。
這點完全可以體現在一些已經形成“固定格式”的知乎提問里,比如“某作品中有哪些不易察覺的彩蛋?”“某作品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等。不同的用戶在此類提問下自由發揮,不同的答案可以涉及到一部作品的情節、角色、世界觀、服化道等幾乎所有層面,任何細致的閃光點都有可能引起觀眾重視。
這些固定問法在知乎由來已久。去年知乎創立十周年時官方策劃了“十年百問”盤點,2011年的十大提問中就有一條“《哈利·波特》8部電影中有哪些不易察覺的彩蛋或細節”,一個收獲1.5萬贊的回答圖文并茂地列舉了系列電影中106個細節,而另一個收獲9千贊的回答則主要分享了一件事:原著《混血王子》中用兩三頁篇幅描寫了哈利·波特一行人來到弗雷德和喬治開的“魔法商店”,電影為呈現80秒的鏡頭,15名設計師耗時1年,設計了40000份海報、玩具和包裝盒。
在今年的影視版塊“年度精選問題”里,同樣有一條繼承傳統的“電視劇《蒼蘭訣》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該問題有超過57萬次瀏覽,許多答主對具體的人物或情節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另一個“年度精選問題”則是關于老劇《甄嬛傳》的,在“浣碧如果在果郡王的葬禮上沒有選擇殉情而是選擇活下來,她接下來的人生有多爽”提問下,有答主開腦洞論證“代入自己能笑醒”,也有答主稱“不會多爽”,因為“這種獨立女性是被封建社會扭曲后的,最后還是會成為附庸品”。
不論是發現式的,還是腦洞式的,亦或是辯爭式的回答,用戶參與其中并不需要任何門檻。而只要這些細節討論得以形成,都是一次對影視作品價值的放大,有助于優秀作品的二次傳播。
但凡提到“固定問法”,就繞不開可能是最具知乎特色、沒有之一的“如何評價某某作品”。在“十年百問”里就有不少此類問題,《來自星星的你》《夏洛特煩惱》《哪吒之魔童降世》《奪冠》等不同時期的大熱影視作品都被知乎網友“評價”過。
理論上,這個問法并不排斥情緒宣泄式的回答,但知乎的權重機制依然保證了答案區的整體理性色彩。周源曾表示:“從第一天起,知乎在信息機制上有兩個特色:‘一問多答’和‘權重投票’。前者奠定了平等討論……后者則給每個人的贊同或反對賦予了權重,增加了專業背書。”簡言之,“權重投票”導向的結果是,被高質量用戶普遍認可、有價值有內涵的回答才會被頂到“前排”去,從而影響更多用戶。
權重機制也讓知乎成為了一個非常適合形成“影視推薦”氛圍的社區。知乎有一套自己的影視作品打分體系,用戶只有“推薦”和“不推薦”兩個選項,系統再根據推薦結果形成分數,而權重更高的用戶,在算分時的權重占比也會更高,這套體系能避免某些高流量作品的刷分現象,也會讓一些“冷門佳作”得到重視。
相比看完作品后的延展討論與二次傳播,知乎在“影視推薦”層面發揮的作用更多是影響觀眾前置性的消費決策。權重機制則讓知乎的影視評分整體維持著理性審慎,避免票房、收視率等商業要素的干擾,從而具備較大參考價值。
評分匯成的直接結果就是“榜單”。從2017年上線打分功能以來,每年知乎都會根據用戶推薦形成年度榜單,每年子榜單的側重也會略加調整,如2018年有“新知青年興趣電影榜”,2021年有“逝去的TA”策劃、“最破圈十大影視OST”等。
今年主推的“高分榜”功能較為集中,主要按載體和語種分類,而對非院線小眾佳片、海外熱門劇集的關注算是一項傳統特色,觀眾可以看到《人生大事》和《瞬息全宇宙》共同上榜,也會看到《開端》和《龍之家族》被平等審視。這份涵蓋10個子榜單、代表知乎影視愛好者口味的“2022知乎影視高分榜”也是一次年度大型推薦,可以幫助所有用戶對今年值得看的影視作品進行查漏補缺。
不得不提的是,還有一種“固定問法”也是知乎影視推薦功能的直接展現,比如圓桌“2022盤點·影像自有答案”里就匯集了“2022年你的年度top10電視劇有哪些,為什么”、“2022年有哪些值得看的喜劇電影”等問題,在這些問題下,每一份有理有據的“私人分享”都會在更廣泛的觀眾圈層中得到擴散。
而平日里,類似“有哪些電影你看過5遍以上”、“有哪些懸疑燒腦推理類型的電影推薦”這樣的問題在知乎上也非常常見,用戶的無數答案相當于取之不盡的“找片索引”,遇到“片荒”情況,上知乎搜索總會是個不壞的選擇,在這個層面上,那句“有問題就會有答案”的slogan得到了印證。
在知乎,不止看過,更是看懂
歸根結底,影視作品屬于娛樂消費品。在社區內容變得多元化之后,知乎上也不乏娛樂化的問題和只抖機靈的回答,但在骨子里知乎影視的精神依然是偏向嚴肅與深度的,這或許是它在當下最難能可貴之處。
今年有個流行詞叫“電子榨菜”,指吃飯時看的視頻或聽的有聲書,《武林外傳》《甄嬛傳》等作品都被列入其中。知乎上便有用戶提問“什么樣的作品適合當做‘電子榨菜’?為什么有的高分作品不適合?”繼而引來許多答主認真總結。
答主“女飛賊”認為,“電子榨菜”的訴求是分散注意力的放松,一些“高分作品”的訴求是讓觀眾集中注意力思考,內容或許帶著追求、哲學、現實或嚴肅性,兩者訴求互斥。答主“烏合之子”則認為這個問題并不簡單,他引用了許多文藝學理論,將電子榨菜的流行現象歸結為“電視媒介的流行和衰落”、“賽博空間的扁平化認識”、“被喚醒的懷舊”三大原因,也提出了“沒什么高分作品不適合”,如果喜歡反復看,“高分作品”也能成為具體個體的“電子榨菜”。
這個問題的提出與答案很能代表知乎的社區屬性,一種熱門影視現象的出現在知乎影視版不會止步于現象,的確會有答主去深度思考背后的成因并將觀點分享出來。某些情況下這樣的嚴肅認真會顯得上綱上線和煞有介事,但只要認同思考本身的意義,這些回答就有存在的意義。
此外,單論對具體作品的好壞分析,像豆瓣一樣的垂直社區也有不少好內容。但知乎會將思考層次再向下推一層,產出一些無功利、純概念性的探討,比如“2022年‘姐弟戀’作品那么多,為什么沒有爆款”、“為什么英美劇、日韓劇中沒有‘甜寵劇’這個概念”等等,此類問題下的專業答案,就會跳脫出感受與分享的范疇,更加接近“知識”的定義。
在追求嚴肅和深度的導向下,甚至會誕生一些看似虛無縹緲的問題,像是“電影的意義在哪里”或“在當前的社會環境影響下,未來電影的發展趨勢可能是什么”。這些提問下,也有答主興致勃勃地回答“電影就是白日夢”,或認真分析體感電影、互動電影等新媒介在未來可能出現的型態。
一個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的本質問題是,如果影視內容娛樂化、知識扁平化是種時代總體趨勢,為什么知乎這樣主打深度內容的社區還被需要著?
從純功利的角度看,某些特定類型如懸疑、推理題材的作品,細節挖掘和深度解析更有利于觀影/劇體驗;熱門影劇也是一種社交貨幣,而業內人士們給出的增量信息可以在社交中發揮作用;人都有消遣需求,知乎的推薦功能便于檢索自己需要的作品……
而從更務虛的角度看,答案反而更簡單了:娛樂消遣的同時嚴肅思考不該被放棄,互聯網時代的信息膨脹又嘈雜,但總要給一些“仰望星空”的內容留出片安靜園地。
周源將知乎比喻成一個“規??涨暗奶摂M咖啡館”,這座咖啡館里有一片區域是給“影視”劃定的專屬吧臺:“我們穿梭于此,或者仔細聆聽,或者高談闊論,大家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毒眸所有,未經許可不可轉載或翻譯。
關鍵詞:知乎 | 影視
文|符瓊尹編輯|周亞波來源:毒眸(ID:DomoreDumou)黃宗澤飾演的洛子峰帶著手下和上司一同開會。上司放出一張海關職員的照片,說收到了匿名舉報,懷疑這位…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懷著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共同迎接2023年的第一縷陽光。祝愿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祝愿世界和平美好、幸福安寧!祝愿大家新年快樂、皆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