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嘉琦
編輯|張友發
來源:毒眸(ID:DomoreDumou)
粉絲手撕工作室的戲碼,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演一次。近期新鮮出爐的故事,是兩位選秀出身的偶像工作室與粉絲之間的爭執。
在前不久剛結束的微博之夜上,因為劉雨昕的座位排在了虞書欣后面,引起了粉絲的不滿,進而點燃了劉雨昕粉絲對以其經紀人為首的工作團隊長期積攢的怒火。粉絲后援會官方發布長文,列出了包括“工作態度短板、消耗藝人商業價值、宣發合作毫無進展”等工作室的五條“罪狀”。
這篇“檄文”發出兩日后,后援會發布回復稱,劉雨昕所在公司已經口頭承諾經紀人已經離職。隨后,粉絲還派出了后援會代表、散粉代表和律師與公司方開了線上會議,就“經紀人離職、經紀團隊優化”等方面達成了協議,真正實現了“粉絲治理”,算是粉絲的一場全面勝利。
現在搜索關鍵詞,還有很多劉雨昕粉絲不斷地提著意見,包括劉雨昕新微博兩個小時贊還沒過100萬、新歌沒有安排營銷等等——看來工作室的妥協,并沒有讓這場無限連載的戲碼快速進入大結局。
另一位就是上面提到的虞書欣,粉絲的訴求看起來也無甚特別,基本就是對工作規劃和藝人宣發的不滿。雖然虞書欣自己發布了長文來回應爭議,既有曉之以理,也有“愛我的人應該是齊心協力的”這樣比較柔和的表達,但似乎仍然未能平息粉絲的怒火。
在這出內娛經典老番里,明星扮演的角色像是《雙面膠》里的窩囊老公,手心手背都是肉,誰都不敢得罪,出來調停要么是和稀泥,要么是“不管粉絲死活”,但冷處理又只會讓事態升級。
真論起對錯的話,很難完全歸咎于某一方,粉絲當然是為了明星好,但工作室也不是對家派來的臥底。
深究原因,事情如此難辦,恐怕還是因為彼此身份變得越來越混雜。明星、選秀偶像和網紅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明星和粉絲有時候難免會產生身份認同的混亂感。明星對粉絲的退讓尺度,和粉絲對明星的要求的界限,都逐漸失去了標準。
試問,一個參與過選秀、以演員為主業、又擅長網紅營銷的明星,應該如何與粉絲共處呢?當習慣于在選秀邏輯下追星的粉絲們,流動到其他明星的粉絲群體時,又將如何調整自己的“追星視角”?
想要厘清這些事情,恐怕并不簡單?;靵y之中,工作室自然成了最好的批評對象。
粉絲的十八般訴求
粉絲和工作室的關系向來水火不容,早就看透這件事情的是深受其害的楊冪:“百分之百的粉絲都對百分之百的工作室不滿意?!?/p>
而每一次能吵上熱搜的事情,背后一定是日積月累的矛盾和粉絲怨氣。換句話說,在無人知曉的角落,這樣的劇情幾乎每天都在大小飯圈內部上演著。我們嘗試給粉絲們五花八門的訴求分類,大約能分為兩種。
一種是“事業類”的,也就是關心工作室為藝人制定的發展規劃,應該接什么樣的戲和綜藝,出演哪類角色,再或者是多久進一次劇組等等。楊冪粉絲在線下活動時舉出大字報抗議楊冪出演嘉行自制劇,宋茜粉絲還整理了清晰的圖表,用于論證宋茜近幾年接戲選擇出現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指責團隊并沒有做好宋茜的職業規劃。
另一種是“營業類”,所包含的范圍非常細碎,幾乎涉及到與藝人宣傳有關的方方面面,關系到行程圖、造型、各種照片的發布、番位的前后以及新作品的宣傳等大事小情。最近鬧得正兇的虞書欣事件就是粉絲對工作室營業態度的不滿,迪麗熱巴粉絲最近也整理了對《利劍玫瑰》劇里迪麗熱巴角色妝造的多條意見,整理成pdf發給工作室。
粉絲們的出發點也很簡單——“別人有的我家哥哥/姐姐也要有”。從圖片卷到動圖再卷到視頻的“每月行程圖”、大型活動的出發美圖、大牌高定和精致的妝容、不得不上的微博熱搜詞條、“無縫進組”的華麗履歷、能一炮而紅的熱門角色……無一不是粉絲用于對比的維度。
有人將其比喻為“家長式追星”,在這些粉絲的眼里,總有比自己的偶像做得好的、“別人家的孩子”,對比產生落差,落差催生討伐與沖突。
但畢竟粉絲并不是真正的家長,明星也不是乖乖聽話的“小孩”。更何況,指責工作室落到最后,其實繞不開對明星的質問,畢竟幾乎沒有哪個工作室可以完全違背藝人的個人意志為其安排工作。
在這個邏輯里,不得不重點提及的一個關鍵變量,是越來越多的明星們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這意味著明星和粉絲之間的緩沖地帶(也就是過去的經紀公司)消失了。
粉絲們大概也知道這一點,工作室的主導權在藝人手里,他們有權決定自己的職業規劃,并不是他們幻想中那個“任人擺布的木偶”。
將矛頭轉向工作人員,是個有些避重就輕的選擇,如今演變成了“粉絲整頓職場”的故事。在如今圍繞工作室的一系列風波中,粉絲的怒火大多都直接指向藝人身邊的工作人員(有時候甚至會具體到姓名),指責他們工作能力差,“不配”為藝人打工——可是,這些工作人員,不也是明星們選的嗎?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明星不顧粉絲死活地回應這類爭議,并且在回應中充分表達自己的“自主權”,以此向粉絲證明這一切并不都是工作人員的錯。
就像虞書欣說的那樣:“你們沒道理去push工作人員必須在旁邊同步我的內容,所有發出的內容也得我同意才行啊?!敝?a href="http://www.tyocean.com/stars/dlnx/1440.html" target="_blank">胡歌粉絲嫌棄攝影師拍的圖不好看,也是胡歌在下面評論:“圖是我選的,大家不喜歡就罵我吧?!?/p>
完全不照顧粉絲心情的代表人物還有知名的內娛活人黃子韜。在去年六月的一場活動中,黃子韜粉絲因為不滿當晚的造型和拍攝圖而炮轟工作室,黃子韜連發四條動態回懟粉絲,先是說“所有的都是我自己決定的”,又說以后取消所有活動前的拍攝,最后還在ins上表示對粉絲“失望”,因為言辭過于激烈,引發了大規模的脫粉。
然而,哪怕重復一萬遍,明星所擁有的自主權,似乎仍然無法充分地傳遞到粉絲一側。因此,像黃子韜這樣的“懟粉”事件,大部分都是明星為了調停粉絲和工作室的戰爭而造成的。
之前有粉絲覺得江疏影太久沒進劇組,江疏影的回應是一張配字為“一腳踢飛,老娘就不進組,嘻嘻!”的表情包;古力娜扎也就粉絲要求進組一事進行過言辭激烈的回應:“我不配您粉?!?/p>
至于對工作人員的聲討,情況也差不多,大部分明星都會選擇“站隊”和自己更為親近的工作人員。此前,關曉彤粉絲指責其團隊行程圖制作不用心,她就在小紅書直接回復“是有規定必須發行程圖嗎?那真抱歉,我不喜歡被別人知道每天都在干嘛”;劉學義粉絲指責工作室的圖不好看,劉學義也在微博評論里為工作人員說話。
粉絲們的訴求并不一定都能得到確定的結果。之前《長月燼明》官宣的時候,白鹿粉絲不愿意白鹿和羅云熙二搭,還因為團隊沒聽從粉絲意見而解散了網宣組和數據組?,F在看來,《長月燼明》順利播出,數據表現還算亮眼,白鹿后援會也順利重組,風波平息之后,只留下了這段不太好聽的故事。
當然,之所以仍然不斷有粉絲發起攻勢,還是因為這招有效。最近劉雨昕粉絲和工作室的糾紛,就是以粉絲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哪怕結果“無效”,能得到明星們的正面回應,對粉絲來說也是階段性的勝利果實。
可,一旦開始讓步,還能停下來嗎?
怎么“站起來追星”?
不管是言辭激烈的回應,還是溫柔安撫亦或視而不見,似乎都無法完全平息粉絲和工作室之間的紛爭。這成為了擺在明星們面前的難題。
也不怪他們處理不了,因為明星與粉絲的關系,如今的確已經變得十分復雜。
在星粉關系的演變過程中,第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是2018年內地偶像選秀文化的興起。選秀的商業邏輯和運行模式就是“粉絲把自己喜歡的人送上出道位”,這就使得粉絲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了。
相比于過去默默關注喜歡明星動態和作品的常規追星方式,“秀粉”的心態更偏向養成的快樂,看著自己pick的選手從默默無聞到站上頂峰,是一種近似于“養孩子”的感覺,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現在有些粉絲喜歡把自己擺在“家長”的位置。
“養孩子”當然要花錢,“白嫖有罪”的論調也因此出現了。送偶像出道靠的是真金白銀的支持,購買偶像代言的產品是為TA的商業價值加碼,一次性購買多本雜志才能助力TA的時尚資源……粉絲們用金錢為偶像鋪路,偶像也自然難免因此而受到粉絲的掣肘。
說得夸張一點,金錢讓這段關系變得不再純粹。過去,明星依賴的是粉絲的“間接助力”,比如關注其作品,自發形成討論從而吸引路人觀看,以提升國民度,進而影響后續的一系列商業行為和新片邀約。
而如今,粉絲們擁有更多直接給明星花錢的方式。時尚雜志學會了雙封面分鏈接售賣,讓不同明星的粉絲們展開一場銷售量上的PK;各品牌也會做“單鏈”,掛上代言人的名字,明晃晃地告訴粉絲我們賺的就是你的錢;數字唱片要做“新歌發售X小時內售出X張”的戰報,粉絲們當然不會讓數字太難看。
商業邏輯的變化,也直觀地影響著粉絲和明星之間互動的方式,過去直播平臺網紅和粉絲的相處方式,也隨著明星進入直播間和網紅領域而被移植過來,明星開直播也可以收到粉絲的打賞和禮物,直播帶貨更是最為直接的“打錢”方式。
網紅、選秀偶像、明星這些過去分列不同賽道的身份標簽,如今邊界越來越模糊,明星和粉絲的關系也因此被重塑,從過去的“提供情緒價值”上升到了更復雜的層面:明星既不想完全被粉絲擺布,又不得不考慮粉絲所帶來的商業價值;粉絲則把明星當成自己花錢可得的“所有物”,希望他們在各方面都長成“別人家的孩子”。
雖說追星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事,但錢花多了,難免會產生沉沒成本——既然花出去的錢就像潑出去的水,那就只好讓自家偶像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樣子成長了。
“營業內卷”就是星粉關系變化之后出現的新現象,過去的明星是不必考慮如何為粉絲營業的,而現在的明星和他們的團隊,需要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滿足粉絲的需求,包括定期發布九宮格美圖、在評論區和粉絲互動、拍攝日常生活的vlog……而粉絲是永遠不會滿足的,營業當然也沒有盡頭。
同理可得,粉絲對明星工作室的聲討,在如今這種關系已經固化的情況下也不會消失,哪怕有再多人出來喊話粉絲,告訴他們自己并不是被工作人員騙錢了,也沒有“被拖累”,還擁有充分大的話語權,他們大概率也不會相信。
去年以來,明星出現了大規模的“塌房事件”,再加上由偷逃稅風波引發的對明星收入的討論,互聯網上對追星一事的輿論風向演變成了“站起來追星”。去年白鹿反黑站為了表示對白鹿和羅云熙二搭的不滿選擇關站,在聲明里提到:“粉絲不是跪著追星,不愿忍受從來不與粉絲溝通的藝人團隊。”
不過,對“站起來追星”的呼吁,似乎不構成粉絲在各種事情上都要參工作室一本的理由。說到底,在明星身上傾注過多的精力和幻想,沒人給發工資卻要操著明星團隊工作人員的心,甚至把明星臆想成資本的受害者——這么“站著”,不累嗎?
很多明星都不厭其煩地向自己的粉絲傳遞著同一套話術,“要先過好自己的生活。”雖是套話,卻實在有道理。多快樂,少操心,至于自家偶像發展得怎么樣——明星千千萬,這個不滿意,換一個就是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毒眸所有,未經許可不可轉載或翻譯。
關鍵詞:粉絲 | 明星 | 追星
這款名為《代號:鳶》的游戲,是阿里旗下靈犀互娛推出的三國題材卡牌手游。玩家是女扮男裝的廣陵王,同時在暗處為失落大權的天子執行機密任務,一路遇上的角色,幾乎都是三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3月17日,上線14天的網絡電影《誅燼梟亡》票房分賬破千萬,這也是2023年度首部分賬票房破千萬的掃黑反腐題材網絡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