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嘉琦
《異人之下》再次播出后,許宏宇接連發了十幾條微博,“我很好奇,大家知不知道,我們異人之下復播了!”
前段時間,許宏宇在微博介紹了“熱血動物聯盟”的新成員,一只叫14的小貓。評論區擠滿了等待復播的觀眾,他挨個回復大家?!靶量?,但堅持著,等我們一下?!?/p>
《異人之下》的出現,既是偶然,也像是許宏宇經歷過思考、轉向,進入了某些人生修行后,人生道路和職業生涯所產生的交匯點。
決定拍這部劇后,他成立了公司,廠牌取名“熱血動物”,意為“一場志同道合暖熱相宜的結伴逍遙”。這個廠牌集結了一批和他同樣熱愛青春熱血題材的創作者,誓言“要丈量無數個宇宙”。
而在丈量這些新的宇宙之前,許宏宇所做的事情,是尋找。
2020年春節前,許宏宇回到香港,一連在家住了好幾個月。自大學畢業后離家以來,這是他頭一次在香港住這么久。
世界瞬息萬變,人們卻被迫安靜了下來。在那段時間里,許宏宇開始向內尋找,并思考:“接下來拍什么?”
對許宏宇而言,這并不是一個新問題。每結束一部戲,這問題就會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2017年,《喜歡你》上映后,許宏宇從默默無聞的剪輯師,成為備受矚目的新銳導演。很多項目找過來,他形容自己像是“小朋友走進糖果屋”,不知道選哪個才好。
那段時間里,許宏宇接連拍了幾個短片,主題大都是對內心的探尋和對自我的確認。拍完《穿越火線》后,他又花30天拍了《一點就到家》,講一個在外漂泊的人回到家鄉、尋找自我的故事。
與自我對話,從中尋找新的表達,是許宏宇多年獨處養成的習慣。做了十年剪輯,時常身處小黑屋,幾天不出門、不跟人說話、只對著電腦,雖然孤獨、但也激活了他向內探尋的通道。
每次這樣思考過后,新的表達方向便會解鎖,上一次是《穿越火線》,這次是劇版《異人之下》。
許宏宇愛講“與眾不同”的人:不同世界卻陷入愛情中的兩人,與鄉村格格不入的創業者,用游戲感受熱血青春的人和群體,“異人”……而這,或許正是許宏宇當下的注腳。
誰說孤獨的異類,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熱血動物”呢?
彭昱暢是《一人之下》的忠實推廣者,在拍《一點就到家》時,就反復跟許宏宇念叨,推薦他一定去看。加上鹿晗也向他力薦,對這個故事的好奇,便種進了許宏宇心里。
電影拍攝進入尾聲的某一天,許宏宇從剪輯房出來,拉著同事一起,打開了第一集。一口氣看到大半夜后,他心里便有了決定:就拍這個。
那是一種久違的、遇到好故事的興奮感。
《一人之下》的文化根基,及對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語境下的呈現,讓他產生了“研究”的沖動?!八昧撕苄迈r的方式去呈現傳統文化,我覺得很厲害,有點東西?!?/p>
興奮的另一面,是可預測的難度與壓力。原著有著相當數量的忠實讀者,他們期待又害怕看到自己喜愛的故事被搬上熒幕。劇版《異人之下》看片會后,有原著粉開玩笑,“當時看到要出劇版,其實是不太高興的?!痹S宏宇馬上回應,“對不起,對不起。”
對于喜歡《一人之下》的人來說,下意識的“反對”是一種保護,“他們在保護這個世界,”許宏宇深知這點,“當我要從另外一種角度切入時,我能不能對得起他們?”
他想讀懂他們喜歡《一人之下》的原因。
劇本創作前期,他和編劇團隊在B站聯系了很多喜歡《一人之下》的UP主,開了場交流會,聽他們分享對原著的解讀與感受。
即便拋開這個項目本身不談,許宏宇仍然認為那天對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時刻”。
和一群90后、00后坐在一起,感受他們純粹的熱情、新鮮的想法和蓬勃的創造力,這讓許宏宇第一次直接地看到了“時代賦予年輕人的一種可能性”。
對于批評和質疑,許宏宇也愿意接受,“我想說,我們沒有忽略他們(原著粉),可能這次還是差一點,下次會做得更好?!钡疾蛔阋宰屗艞墸绻龅揭稽c阻力就停下來,“誰還敢去拍漫改呢?”
“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愛看漫畫,但我又希望這么好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看到,”許宏宇解釋,“也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國漫真的有很多好故事?!?/p>
“所以我覺得不要叫漫改吧,”許宏宇停了一瞬,糾正了這個大眾熟悉的表達,“‘漫改’好像是說我把大家很珍視的漫畫拿來改掉了,其實不是的,是把這個故事放在真人的語境下去講述?!?/p>
《異人之下》播出后,有不少包括原著粉在內的觀眾,都在社交平臺上表達了對劇集改編方向的認可?;蛟S比起“漫改”,更準確的詞語應當是“有機還原”:既有創新,也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內核。
決定啟動這個項目后,許宏宇一直在問自己,“你到底懂不懂,這里頭講的是什么?它的‘魂’是什么?”對他來說,如果這個答案找錯了,那么即便復刻了名場面,還原了造型,仍然算不上成功。
《一人之下》最初的名字是《異人》,‘THE OUTCAST’,原義“被排斥者”。這是許宏宇讀到的“魂”,“每個人都有一條不同的道路,我們能不能找對自己的經歷,在得到這份能力的時候,我們該怎么用,做什么。”
這與在龍虎山拍戲時,道長們帶給他的感受有些相似。一位師傅告訴他:“不是我有多大的本事給人調理身體,只是上天給了我這個能力?!?/p>
龍虎山是《一人之下》原著的主要發生地之一,能在那里拍攝,被其道場接納,這對許宏宇和團隊而言很重要?!澳銈兣倪@個戲,是做好事情,那我也會幫你?!蹦俏粠煾蹈嬖V他。
《異人之下》的英文名是“I am nobody”,某種程度上,也暗合了他的理解。
回想那段日子,似乎有種奇妙的力量感,始終環繞在他們身邊,一切都推進得很順利,氛圍也“很不一樣”。雖然連續拍了幾個月,每天只睡幾個小時,但“所有人的狀態都很熱烈”。
劇版開播第一天,許宏宇罕見地更新了朋友圈,“感謝天師,感謝天地,感謝龍虎山。”
遇見這樣的機緣,許宏宇覺得自己很幸運,但同時,他也是努力的,“我要做的就是拍好的作品,而所謂的‘好’,可能要用一生去尋找和努力?!?/p>
在尋找“好作品”之前,許宏宇花了一些時間,去理解電影的意義。
在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半自傳電影《造夢之家》里,年僅6歲的法貝爾曼在電影院完成了他的“觀影初體驗”。每個人感知電影的起點都不同,這讓許宏宇開始回想自己的“起點”。
直到進入大學之前,許宏宇都沒覺得自己會成為一名導演。他是理科生,中學時和大部分高中男生一樣,玩樂隊,加入游泳隊,學無聊的數學,背梯形面積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艾F在誰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算三角形面積?”
考上香港城市大學之后,在師姐的推薦下,他選擇了創意媒體學院。從平面開始,走進了影像的世界。
選擇這個方向的大都是藝術生,初次上課,大家破冰的話題是“你最喜歡哪位導演?”許宏宇顯得格格不入,“我不知道都有什么導演,有人說最喜歡希區柯克,我都不知道是誰。”
《造夢之家》里,法貝爾曼的父親伯特這樣給兒子解釋電影的概念:“……就像一個巨大的手電筒發出亮光,這些照片在燈光前一閃而過,跑得快極了,每秒鐘二十四張照片!在你的頭腦里,每張照片能停留十五分之一秒?!?/p>
《造夢之家》
許宏宇理解電影,也是從每秒鐘的那24張照片開始。很多瞬間只靠肉眼是沒辦法捕捉到的,必須借助機器?!熬秃孟褚黄ヱR在跑,如果它不是變成單幀的畫面,我們可能看不到它有一個瞬間是四條腿都離開地面的。”
現在回頭去看,接近這些瞬間的過程,構成了許宏宇感知電影的起點。而此后接觸的移動影像,則放大了這種感知。
拍照的時候,咔嚓一下,畫面就定格在那里,完成一個瞬間的記錄。而當攝像機動起來的時候,畫面一下子“活”了,所有的東西都被賦予了一種生命感。“我們叫moving image,就是移動影像,它只是一張影像,但是里面可以有無數變化?!?/p>
后來,他經朋友介紹進入陳德森導演的劇組。進入電影行業之后,這種感知又再次被放大。此前,大學時期的現代藝術教育屏蔽掉了“人”的存在。承載這一切的媒體才是主角,在畫布或是相機里,人和一朵花、一棵樹沒有區別,都是“被拍攝的對象”。
從事電影行業后,許宏宇發現自己“更關心人類”了。
《異人之下》里,太師對王也說:“有因才會有果,但并非所有的因,都在你的意識之中,世間萬物皆是因。”而這,也是影像對許宏宇最大的吸引力。
“人與人的相遇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兩個人會莫名其妙地相愛?”在他的眼里,一部戲的主角為何選擇走入某種挑戰,又將怎樣與世界發生碰撞,這些不是劇本里寫好的故事,而是命中注定的因果。探尋這種因果的起源,是許宏宇影像的母題之一。
獲取知識很容易,人工智能如今已經有能力解決大部分問題,而擁有細微的感受卻很難。
許宏宇尋找這些答案,不是從導演、剪輯師或創業者視角出發,而是“人類”?!拔矣檬裁瓷矸葑鲭娪??用人類的身份吧,如果說有什么是我們這個物種不可替代的東西,那可能就是情感?!?/p>
公眾人物在大眾眼里的人生是非線性的。大家更熟知的故事總會被擺到臺前,拉得很長,而成名前的那個部分,卻被濃縮進百度百科,成為“前情提要”。
大學畢業后,一門心思想要“做電影”的許宏宇經朋友介紹,加入了陳德森導演的團隊。雖然是生活助理,但好歹是跟電影有關的工作?!安还芰?,我心想,先去吧?!?/p>
陳德森的公司在尖沙咀,車位很難找,在成為助理的頭幾個月,許宏宇的主要工作就是幫他停車,跟在他身邊旁聽大大小小的會議。
現在看起來很常規的工作流程,在當時的許宏宇眼里都很新鮮。“感覺像是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原來他們是這么理解影像的,要聊一個人的背景、人設,要寫人物小傳,聊分場和故事?!?/p>
2006年,許宏宇離開香港來到內地,在一部中美合拍的電影里擔任副導演。雖然是副導演,但他在劇組幾乎什么都做,從燈光、錄音,到攝影、制片,因為普通話還很不標準,有時候大聲說話,都沒人理他。
許宏宇職業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次轉機,是和陳可辛的相識。他進了《投名狀》的劇組,一開始是擔任拍攝紀錄片的工作,后來因為素材太多,被剪輯組喊去幫忙。陳可辛看了一段許宏宇剪的戲,決定讓他加入《投名狀》的剪輯團隊。
《投名狀》劇組合照
這是許宏宇剪的第一部長片。從這里開始,許宏宇走進了一個令他愉悅的新世界。
在剪輯室的那段歲月,對許宏宇來說深刻而強烈。剪輯不是標準的團隊工作,大部分時候不需要和其他人交流?!昂芏鄷r候我好幾天都不跟任何人說話,就只是對著電腦?!?/p>
一天的工作,并不是從坐在電腦前那一刻才開始,而是從睜開眼睛的那一秒。
“就像我今天要剪一場李連杰的戲,從起床開始,到坐上公交車,那段時間其實就已經在剪了。坐在電腦前的時候,其實要做的只是把腦子里的東西放出來而已?!?/p>
剪輯室的感覺,像一個“小黑屋”。
十年身處小黑屋,許宏宇的感受是孤獨的。不過,那種滿腦子只想一件事的狀態,至今都讓許宏宇覺得珍貴。
有某幾個瞬間,許宏宇覺得自己好像會魔法,在剪輯室內限時生效?!凹糨嬍沂潜绕瑘龈衿娴牡胤?,在現實里,我們是被動的,是連貫的,但在剪輯臺上,一切都可以重新選擇?!?/p>
許宏宇一直認為,好的剪輯師也是好的創作者,一切都可以打碎重組,誕生新的故事?!熬秃孟裎覀儸F在坐在這里聊天,但第一個鏡頭要給誰呢?誰先開口?還是說我們就這樣坐著,很久都不說話?”
這種選擇嚴格來講沒有標準,也無法從任何教科書上習得,只能依賴于剪輯師對故事和畫面的感受。“先從全景開始,切近景,再移到這兒,”許宏宇邊說邊比劃著,“這樣有什么意思呢?套路化的剪輯是沒有生命的?!?/p>
這或許是許宏宇的某種天賦所在。陳可辛在很多場合提起他的這位御用剪輯師時,都會用“天才”來形容。天賦與努力不是反義詞,在剪輯室孤獨作業的夜晚,幫助他一步步解鎖了這種天賦。
圖源:網易娛樂
這段孤獨而漫長的暗房歲月,以身份的轉換暫時畫下句點?,F在的許宏宇仍然會做一些剪輯的工作,但他參與影像的主要身份,已經從剪輯師變成了導演。
在剛入行的時候,有工作人員跟他說,“你是不可能做導演的,你的想法不夠天馬行空。”
此后十多年,他一邊躲在“小黑屋”里,一邊嘗試證明這個觀點的錯誤性。“為什么不可以呢?很多東西都在我的腦海里,只是我還沒有能力和機會去呈現。”
時間來到2017年,導演許宏宇的第一部電影《喜歡你》上映。
在正式公映前,《喜歡你》在大學生電影節上第一次向公眾放映,在一個能容納幾千人的放映廳。電影放到一半,許宏宇從后門偷偷溜進去,觀察觀眾的反應。
“可能是一些特別俗套的情節吧,但大家都笑得很開心,”他已經不記得大家因為什么情節而笑,但他一直記得自己在那一刻的感覺,“我站在邊上,眼淚就流了下來。”
“不是覺得自己的辛苦被確認了,我只是覺得太迷人了?!蹦鞘窃S宏宇最喜歡的時刻。在《異人之下》的映后,他又表達了這個觀點,“看到大家看片的投入感 ,是作為導演永恒的動力。”
對觀眾感受的重視程度,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導演會走怎樣的路。
許宏宇的選擇似乎已經偏向于市場化,盡管他對電影的初印象,是從藝術片開始的。甚至讀大學時,“反好萊塢”是他世界的主流,“大家都覺得好萊塢電影是不好的,電影不應該是那樣的?!?/p>
市場化還是自我表達?這個對于大部分導演而言的靈魂拷問,對許宏宇而言,卻并非最難的問題。對他來說,選擇成為導演,第一個難關是得先“走出那間暗房”。當然,走出來的過程,也是他解這一題的過程。
做剪輯時,一周需要交流的人不超過三個。而成為導演,意味著要為作品的全部負責,每天都要和很多人說話,處理劇組的一切大事小情,回答各種不同的問題,做所有決定。
許宏宇對自己的影像表達有自信,但他并不確定自己能否成為一個劇組的“領導者”。那個階段,陳可辛成了他的“模仿對象”。
在片場的許宏宇
在《喜歡你》的片場,許宏宇會觀察陳可辛,看他如何與人溝通,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跋裥∨笥褜W父母說話一樣?!币灾劣谂耐辍断矚g你》后,身邊有很多人跟許宏宇說,他有時說話都“有點像陳導”。
他從陳可辛身上習得的,不是簡單的“溝通技巧”,還有電影工業的運轉方式:只有將自己的想法精準地傳遞給能幫助他的每個人,才能夠誕生一部好的作品。因此,《喜歡你》的另一位監制許月珍覺得,培養許宏宇成為導演的,不是他們倆,而是電影工業。
“電影是藝術,但也不完全是藝術,除非你是個天才,”在許月珍看來,只有拍藝術片的人才是天才,一旦進入電影工業,需要說服這么多人,帶領好幾百人完成一件事,“天才才不想和別人溝通那么多,我不太相信電影工業里有天才。”
成為導演之前的諸多經歷,幫助許宏宇快速地融入了電影工業。許月珍評價他是“懂得觀眾期待”的那類導演,因為他從紀錄片拍攝和電影剪輯入行,有高度的“服務意識”,這讓他成為一個“目標更清楚”的人。
第53屆金馬獎公布入圍名單時,《七月與安生》總共獲得了7項提名。當時,許宏宇和陳可辛在《喜歡你》的劇組,陳可辛跟他說,“你別想了。每個戲都不一樣,你這個戲更多的是商業片,不是拍來拿獎的,是拍給觀眾的。”
這話或許在許宏宇心里早早種下了種子,助他完成了某種“自洽”。拍完兩部電影后,許宏宇開始拍網劇。
《穿越火線》是一種嘗試。和電影不同,在許宏宇看來,劇中人的生命會被拉得更長,觀眾的參與度也更高。
不同于走進電影院,坐下來看完一整個故事,劇集的觀眾在某種程度上擁有選擇權,可以選擇跳過、快進或重復,也可以只看自己感興趣的故事?!拔抑皇前盐业膭撟鹘o到他們,他們有權利選擇只看吳磊還是只看鹿晗?!?/p>
《穿越火線》慶功宴(圖源:微博娛樂)
不過,考慮觀眾的需求,并不意味著許宏宇遠離了自我表達。相反,當下的他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思考自己身上。拍戲之余,他在進一步尋找“我是誰”,而這個階段的尋找和短片時期不同,他似乎正進入另一維度。
大多時候,他選擇順從自己的靈感,對他來說,導演像一個“接口”,連接電影之神和時間,給一部作品找到它的魂。但當面臨下一個故事的選擇時,他又會選擇將自靈感與諸多故事進行匹配,再得到“最優解”。
“很多事情都不是極端的,但如果一直搖擺,就沒辦法看清自己的位置,”這個時候,他希望自己能安靜下來,先看看自己,“很多時候我們的價值都是被外在定義的,父母、老師和老板為我們制定標準,但如果只是追求這些,自我價值能兼顧嗎?不可能的,對吧?!?/p>
當然,在“拍給觀眾”與“自我表達”之間,眼下的許宏宇還在尋找。而放之電影業諸多同階段的導演,這種尋找,并非異類,而是常態。
許宏宇總在拍異類,而他對自我的認知也是如此。
許宏宇近期最喜歡的電影,是獲得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健聽女孩》。第一次看的時候,許宏宇就看哭了。前段時間,他又把這部電影找出來看了一遍。
《健聽女孩》
打動他的,是“不一樣的人群”?!吧鐣洗嬖谶@樣的群體,他們只是因為缺乏了某一種能力,或是跟別人不一樣,就被劃為‘異類’。”
許宏宇很小的時候,聲音比較細,說話也輕,班上的男同學會取笑他,“像個女孩兒”。
那時候的他很孤獨,念了十幾年男校,如今腦海中記憶清晰的一個畫面,是“在一個天橋上,幾個男生搭著肩在前面走,把我一個人落在后面?!?/p>
“也許他也不是真的想傷害你,可能是他的父親告訴過他,男孩兒應該是什么樣的,他就自然地那么認為了,”許宏宇回憶,“但那種感覺是很糟糕的,反正當時一說我就哭?!?/p>
小孩子的世界充滿了由大人所設立好的規則,比如好學生應該是什么樣的,男生又應該是什么樣。而現在的許宏宇,已經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規則。
中學時期的許宏宇(右)
“慢慢長大以后,我覺得最近可能確實在某些事情上更感性一點,能擁抱這種力量,把這種能量釋放出來,我是很自豪的?!痹S宏宇穿一件粉色的T恤,左耳掛著一只圓形的金色耳環,松弛地靠在椅背上。
這段年幼時的記憶,或許構成了某種潛意識,它也影響了許宏宇對于故事的偏好。
剛看完《一人之下》時,最打動他的就是“異類”。劇集開播后,鹿晗轉發了許宏宇的微博,許宏宇回復道,“你知道嗎?肖楓是我拍的第一個異人?!?/p>
即便是在《喜歡你》這樣的愛情故事里,也能看到影子。影片結尾,路晉追到菜市場,跟顧勝男表白的那場戲,是許宏宇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斑@個世界是屬于顧勝男的,路晉因為愛她,主動走進了他的世界。”
《喜歡你》
這種闖入另一個人生活的勇氣,對于自我認知為異類、習慣孤獨的人而言,是“超現實”的。
但這種孤獨也是相對的。路晉認為“吃飯是一件私密的事情”,是因為他沒有找到一起吃飯的人。同樣的,不恥于坦白孤獨的許宏宇也很難說清,自己究竟是喜歡孤獨,還是只是“恰好孤獨”。
以前的好朋友大都已經結婚、成為父親,人生遵循著社會時鐘精準地邁入下一個階段,每次回到香港,他都無法避免地要開始思考這件事。“其實我也挺羨慕他們的,但我已經選擇了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p>
好在,一個創作者享受獨處,似乎是種正確。
難得清靜,許宏宇獨處的方式,有時和自己在一起,有時則把自己放之大自然。出海、潛水、爬山、徒步……讓自己的腦子清空,再存新的東西進去。
許宏宇潛水
疫情結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一片大海,然后一頭扎進去。
在深海里潛水,好像失去了地心引力,進入太空,踏入月球。海底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們人類都在辛辛苦苦的工作,但是海洋生物們都是很安穩地在過自己的日子。”
觀察海洋生物,是許宏宇的樂趣之一。海龜的家一般在懸崖邊上的山洞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魚環繞在身邊,有一次他潛到了水流很急的地方,有幾百多條鯊魚從他面前經過。而這種時刻對他而言都是寶貴的。
許宏宇用河豚標記社交平臺上的自己。在生氣或是興奮的時候,河豚會鼓成一只炸刺的球,釋放毒性。在深海里,大部分魚成群結隊,但河豚是獨自行動的?!斑@么說起來,它也是海里的異類。”
幾年前,他在一支個人宣傳片里將自己形容為大男孩,說“我不會長大”,但命運的齒輪一直在轉,時間似乎也沒有給他選擇,盡管這選擇背后還面臨著更多選擇,一個維度外也還有另一個維度。
和許宏宇聊了幾個小時后,他自言自語地提問道:
“就好像一滴水投到海里,你還是那滴水嗎?還是你就成為了這片海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免責聲明】
關鍵詞:異人之下
在“勞工節”假期高開后,《伸冤人3》為暑期檔劃下了句點。它不僅打破了《芭比》幾乎持續了整個暑期檔的火熱,也證明了這個動作片IP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