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小怪
編輯|楊睿琦
嘗一顆青梅,講到7000年前的古人調味方法;夾一塊午餐肉,講到2000余年前的秦朝軍食;吃一串缽缽雞,講到清末時期文人雅士的AA制聚會……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抖音上,一位考古系教授火了。
這位教授名為張良仁,來自南京大學考古文物系。視頻里,他經常帶著標志性的棒球帽行走在大街小巷,一邊探店品嘗美食,一邊以美食探店為切入口講述考古文化知識,以輕松且具有反差萌的風格獲得了大批年輕網友的喜愛,被網友們評為“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孤獨的美食家》”,也被抖音評為“稀缺優質知識創作者”。截止發稿前,張教授的賬號粉絲已突破200萬,視頻最高點贊量突破10萬。
張良仁教授個人賬號(圖源:抖音)
在張良仁教授的帶動下,不僅一些冷門小店賓客滿座,更有一些年輕人主動走進博物館,主動深入了解考古文化。近日,毒眸(id:DomoreDumou)與張良仁教授和其運營負責人戴運哲聊了聊,分析如何借助短視頻讓考古文化深入淺出地走近大眾。
“一方面,考古生產知識,學者有責任向大眾傳遞分享我們獲得的知識。另一方面,用戶也生產知識,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勞動中積累了很多知識,學者也需要相互學習。因此,短視頻可以將學者與用戶雙方的知識整合到一起,這是一個交互循環,互相學習的過程?!?張良仁教授說道。
張良仁教授受訪(圖源:抖音)
張良仁教授做抖音賬號可以說是“無心插柳”,也可以說是“被現實所迫”。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他曾飽受科研經費短缺的苦惱,沒想到短視頻成了最終突破口。
張良仁教授今年55歲,從事考古學研究與教學已經37年,1987年,他考入北京大學考古系,畢業后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并在1996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在職碩士學位,而后于2000年赴美留學,開啟了世界范圍內的學研生活。
張良仁教授授課現場(圖源:紅星新聞)
迄今為止,張良仁教授的足跡遍布全球,用他自己的話說,“訪問和發掘過的國家,加起來能繞地球一圈?!?/p>
而隨著對世界的探索逐漸加深,海外考古成了他的主要方向,然而這是一個非常冷門小眾的方向,經費困乏是最大難題,在5年前的一次海外考古活動中,他就曾因費用問題被迫中斷了挖掘任務。
這讓張良仁遺憾不已,也讓他走上了“自力更生”之路。2023年夏天的一個偶然機會,張良仁結識了新媒體創業者戴運哲,戴運哲有著多年的媒體從業經歷,兩個人一拍即合,“張良仁教授”的抖音號應運而生。
新媒體創業者戴運哲(圖源:抖音)
注冊抖音的教授并不少,張良仁和戴運哲需要找到差異化定位,戴運哲想到了流行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建議教授以“美食探店+考古”的方式制作內容。戴運哲認為,民以食為天,美食能最快能吸引大眾,以及考古相對深奧,與接地氣的美食組合,可以產生強烈的反差吸引力。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圖源:豆瓣)
張良仁很認可戴運哲的想法。在他看來,考古學是內容豐富的學科,與大眾日常的吃穿住行都相關,而美食是大家都關注的品類,從美食入手做考古相關的短視頻可能更易于讓大家接受。
基于內容定位,戴運哲很快組建好團隊,制定了工作流程。首先,團隊要做調研、實地探訪;接著找資料寫腳本,張良仁教授提供腳本思路和資料、審核內容的準確性、呈現資料中較為精彩的部分,其他內容則由年輕的文案團隊編寫;之后再進行實際拍攝。戴運哲透露,從策劃、腳本、拍攝、剪輯到修改,完整制作一支2~3分鐘左右的視頻大約為3天時間。
憑借張良仁教授的專業度、親和力和戴運哲的運營思維邏輯,抖音“張良仁”教授自8月上線首支視頻至今,總點贊量已突破200萬。品牌合作的價格也從3萬漲到了12萬,范圍覆蓋游戲、餐飲、文博等眾多領域。更意外的是,半年時間里,張良仁教授的美食探店視頻也為80多個寶藏小店帶去了生意。
張良仁教授美食探店記錄(圖源:抖音)
戴運哲還說到,繼“探店南京”之后,未來張良仁教授將會走到更多地區,帶著大家感受全國乃至范圍內的美食與考古文化。同時還計劃課程開發、圖書出版、短劇創作、文旅合作等項目,打造張良仁教授特色IP產業鏈,以更多的渠道和形式傳播考古文化?!爸R不應該被專家壟斷”,張良仁說道,“知識因平凡而偉大” 戴運哲則這樣補充。
張良仁教授的爆火很容易讓人想到以前的易中天、劉心武等“文化明星”,不同的是,從前的教授“紅人”站在電視臺的演播廳,穿著立襟正領的西裝或中山裝,顯得高高在上,而現在的教授“紅人”穿梭于街巷,笑看人間煙火,更接地氣。
易中天(左)劉心武(右)
這傳播方式變化有關。伴隨著短視頻平臺崛起及對應傳播方式的變化下,考古及衍生的文博文化正在經歷從“重”到“輕”的傳播過程。
早些年間,受限于媒介科技手段,考古知識更多在校園和專業領域傳播,面向大眾也多通過書籍或講座等偏學術的形式,圈層效應明顯。
而后,隨著電視走進全家萬戶,相關節目或者影視作品逐漸走進大眾視野。起初,紀錄片成為了一種主流形態,只是內容形式較為單一枯燥,多為真實影像和專家講解結合的方式。
后來,為了增加內容的可看性和趣味性,節目愈發看重與觀眾的互動性。2003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了以藝術品收藏和品鑒為主題的節目《鑒寶》,以民間收藏為對象,邀請專家鑒定評述、觀眾競猜藏品價格,用專家和收藏者面對面互動的輕松方式,降低了大眾接觸文博的門檻。
節目《鑒寶》(圖源:豆瓣)
不過,由于時代特性,《鑒寶》仍存在很多局限。張良仁教授表示,現在看來,《鑒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盡管通過大眾對文物的好奇和喜愛,在文博傳播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文物背后的更多故事以及歷史文化內涵并沒有被挖掘。
2017年的《國家寶藏》則在文化深度上進步良多,節目邀請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作為“國寶守護人”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時用更高級的電視語言呈現文物的“前世今生”,助力文物“活”起來,試圖讓觀眾更深度地感受文物身上流動的文化,即通過無生命的文物,講述有生命的文物故事。
“國寶守護人”(圖源:豆瓣)
與《國家寶藏》同年誕生的紀錄片《河西走廊》放棄了傳統的紀錄片內容形式,用電影級別的制作標準和“敘事結合”的內容形式,演繹了河西走廊乃至絲綢之路的文化與歷史,更是通過現代視角簡述歷史事件,以民俗生活、經濟戰略、學術研究、藝術宗教等多維度展現歷史文化。
紀錄片《河西走廊》(圖源:豆瓣)
在制作上,《國家寶藏》和《河西走廊》類似,都是以高標準打造宏大精致的風格,內容精彩、可看性高,更像藝術品。但是相應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會讓部分受眾覺得有距離感。
同期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則在視角上更接地氣,用故宮工匠的日常將文化傳播講得細膩、溫軟且富有人情味,拉進了文物和普通人的距離,并且展現了歷代匠人在文保領域的努力和魅力,進一步降低了大眾與考古領域的門檻。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圖源:豆瓣)
而在短視頻流行后,微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緊扣海外文物的歷史故事和大眾深厚的家國情懷,成了難得一見的“破圈”的作品?,F在,張良仁教授更加“輕裝上陣”,用小小的手機鏡頭,即能使“考古文化”傳播充滿輕便感、互動感與專業性。
微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劇照(圖源:抖音)
文化遺產的傳播和保護,本質是信息的挖掘、存儲和流傳。在這方面,如今的短視頻已構建出一個的超級媒介場景,可以結合自身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社會與時代的連接能力,以更生動有效的方式,逐步幫助文化遺產實現更低門檻、更廣覆蓋的社會傳遞,助力文化遺產在歷史長河中獲得“永續的生命”,更好地“活起來”“傳下去”。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免責聲明】
關鍵詞:考古
這場自4月22日引發的大戰至今仍沒有結束。HYBE指控閔熙珍意圖“奪權”,閔熙珍則召開發布會稱NewJeans受到抄襲,同時披露與HYBE創始人方時赫及多位HYBE高層的矛盾。
從創作、制作到宣發,《火鍋》在產業鏈的每個環節上都有相對新穎之處,是值得討論與分析的產業樣本。毒眸(id:DomoreDumou)和影片的導演丁晟,出品人、總制片人、東方美之創始人講武生聊了聊影片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