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欣媛
編輯|劉南豆
過去一年,中國電影市場強勁復蘇,逐漸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在市場表現亮眼的同時,巨大的變化也隨之而來,重塑著行業的未來格局。
觀眾口味趨向高質量口碑化作品,電影宣發形式也日趨多樣,電影內容制作應對市場變化將如何調整?在考慮國內觀眾回歸影院的同時,如何讓華語電影出海,尋找到下一個增量市場?AI洶涌而來,科技創新賦能電影產業優化轉型,還是帶來不可控的行業危機?
6月16日,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行“光影之路 煥新啟航”為主題的開幕論壇,邀請到頭部電影人從內容供應、出海方向、AI應用三個方向共話中國電影的未來。其中包括,中國電影界協會副主席,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兒;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長田;IMAX 中國CEO孟丹青;阿里影業總裁李捷;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于冬;華人文化集團副總裁、華人影業總裁、東方夢工廠總裁應旭珺。
“光影之路 煥新啟航”開幕論壇現場照片
以下是毒眸(id:DumoreDumou)根據現場論壇發言的整理——
王健兒
要實現中國影視產業的持續發展,破除產業的壁壘,最終的解決之道還是強化IP開發。
IP有跨界、整合和合作的能力,跟各種各樣的商業品牌進行合作,這能夠大大拓寬中國電影的商業回報。開辟IP新的商業賽道,給藝術價值留出更多的空間,是接下來中國電影要探索的方向。
王健兒(圖源: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
現在觀眾的選擇很多,內容也很豐富,同時創作者一代接一代,視野也越來越開闊,這是一個整體向好的態勢。在這樣一個形勢下面,電影人要對IP進行系統性的開發,從理念到操作、到價值評估,逐步完善一套好的規劃,來引領這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王長田
中國電影多元化發展趨勢背景下,現在的電影類型結構其實還不太合理,動畫、科幻等類型電影在整個電影票房中占比太低。
以動畫片為例,國際上,美國等電影發達市場占15%-20%,但是在中國可能是7-8%,所以發展動畫電影是中國電影人下一步要做的一個事情。科幻電影代表著一個國家電影工業的水平,我們現在每年類似《流浪地球》的電影比較少,這塊仍有很大的運作空間。
孟丹青
尋求多元化內容是未來行業重要的一部分。并不是說看短期票房,而是怎么能夠吸引另外的觀眾群體。
這類觀眾可能很多年都沒有來電影院看電影,但是因為他們喜歡演唱會、電競比賽、體育等其它文娛活動,而多元化的電影融合性產品吸引他們來到電影院,他們在電影院的體驗很好,那么下一次就會想到去電影院看電影。
曾經IMAX在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做了一個NBA比賽,100%的票全部都賣完。當地的院線透露,80%參加那個活動的是三年都沒有去過電影院看電影,但是因為這個比賽他們就來了。
李捷
觀眾在過去幾年表現出來巨大的變化,傳統意義上認為很好的類型和題材,觀眾似乎并沒有那么喜歡,而一些以前明顯有天花板題材的,懸疑、罪案這些題材在這兩年又得到觀眾的熱捧。
觀眾對熱點的關注、審美的趨勢,6-12個月就有劇烈的變化,但是電影制作的周期是2-3年。這就必然出現一個問題:電影制作方怎么樣在一個長周期中,又要契合觀眾短周期的變化。
在我看來,有幾類電影是具備有抗周期性的:品質感的電影;大制作的電影和工業化的電影;跟個體命運、家國情懷、時代的共鳴相關聯的電影。
另外一個很大的變化是,中國觀眾不愛看海外電影了。我認為讓中國的觀眾能夠看到全世界各個國家不同類型、不同文化、不同表達方式的好電影,是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點。阿里影業有一個計劃叫“好片盡在淘票票”,協助更多來自于全球各地不同的電影,進入觀眾視野,這些電影都有助于培養電影觀眾對電影的喜愛。
于冬
電影離不開商業、藝術、技術、人文,缺一不可,無論什么類型、什么題材,都要解決這四個方面。當然可能有所側重,但是在一部電影里面要呈現給觀眾的一定是這四個元素,缺一不可。
于冬(圖源: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
過去十年博納影業一直在拍很多的主旋律電影,但是如何把這些主旋律的題材選題結合到商業電影、類型電影中,融入藝術元素和新的技術表達,塑造的人物有人文故事、人文情懷,這是博納一直在摸索和升級的。
下一個十年,是我們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最關鍵的十年。在類型電影上更加國際化的表達,是我們未來幾年需要努力的一個方向,讓中國電影填補世界電影的空白,也希望中國電影能夠在本國市場形成盈利之后,在海外市場繼續擴大它的影響力跟輻射力。
應旭珺
從制造和發行的角度來講,中國電影都需要更多的走出去。中國公司和中國電影人要積極全面的以極其開放的態度參與到整個世界電影的大循環當中。比如,參與好萊塢的各種編劇工會、行業工會等,這樣的話就會有權力去跟國際制片公司、國際制片人、國際導演以及演員去做談判。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在內容創新方面,以“中國主控+國際資源”的模式進行推進。一邊,在世界市場上去購買英文小說的IP,由中國公司主控開發;另一邊,和國際大公司達成合作之后,再在全世界范圍內挑選合適的編劇、制片人和導演、演員,從而在全球進行發行。
應旭珺 (圖源: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
這種模式特別適合科幻以及奇幻,比如說《巨齒鯊》這樣的怪獸深海冒險片,以及“三體宇宙”的開發。這樣的話文化壁壘相對少,世界共通、全球共通的一個共情的門檻就會比較低,而且有可能以英文或者以大部分英文夾雜著中文或者其他世界語言的方式,在全球得到發行。
另外,在專業層面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不僅我們走出去,還要把外面的電影人引進到中國來,讓他們親身體會到中國電影的進步,從而讓他們再到世界去傳播,這也是一個中國電影文化走出去的非常重要的部分。
除此之外,建立非常有效以及發達全面的全球發行網絡是必要的。不僅僅是院線電影,還有各種各樣的新媒體平臺,這些都是隨著新技術不斷產生的各種發行渠道?,F在的觀眾越來越細分,能夠找到喜歡中國電影內容、喜歡華語內容的這類觀眾,也是更加能夠有效實現中國電影走出去這樣一個目的。
王長田
對AI過度的期望是不現實的,同樣恐慌也是不現實的。現在主流的電影工作者已經在應用AI,但實際運用過程中發現,目前遠遠達不到電影級作品的需求,而真正要成熟應用到電影中,我覺得可能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很多人覺得它可能會顛覆行業,但是我認為它很難顛覆電影。電影是以創意為核心的東西,AI是一個生產工具,而精神產品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它很難用工具來自主做出決策、進行生產。如果離開了人類,我認為AI的價值要大打折扣,實際上對電影行業來講,它就是一個我們提高效率的工具,我們不能指望AI來自動生成一個作品。
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很多AI應用,都是一個暫時性的嘗鮮。但是如果把它變成電影——持續兩小時的、不斷反轉的、不斷有人性表達的、有情緒變化的這樣一個東西的話,其實它是做不到的。
王長田 (圖源: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
王健兒
AI不僅僅是工具,可能會成為我們之后創作的伙伴。今年上半年上影組織了全球青年AI馬拉松大賽,有十幾個國家、80多個城市、700支隊伍參賽,跟這些創作者交流的過程當中,可以普遍性地感受到AIGC是不可控的,它隨機性很大。
有的創作者談到,比如說《哪吒鬧?!愤@個IP用AIGC去生成形象的時候,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個結果,但是它出來一個新的形象,而這個形象是他之前想都沒有想到過的。這就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創作靈感,它不是一個工具去完成我要的東西,它會給出我們沒有想到的東西。
于冬
博納今年成立了自己的AI工作室,開始積累數字資產。數字資產不光是人物的造型問題、創造數字人的問題,拍攝的所有東西,包括景、道具,全部會形成數字資產。過去我們叫底片、素材,后來叫工程文件,現在是你的數字資產。
這方面的積累,對于電影公司來講至關重要。你現在找尋以前的東西的時候,會發現很多東西最后就是一個拷貝,很多已經流失了或者是在后期公司,而后期公司又搬遷,又損耗。
我們經歷電影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就是我們數字資產的形成。這些將來可以表現電影更加豐富的格局跟形態,未來是怎么樣的,一定會有更多想象空間,這些給了電影更大的空間,不要說改變廣告行業、圖片攝影、短視頻、動畫電影,它正在影響和改變我們的大銀幕電影。
李捷
AI是這兩年大家看到的一個最大的變量。對于傳統的電影產業來說,我們經常講技術革新在過去20年一直影響的是搜索、信息、門戶、交互和社交,從來沒有影響到電影。但是從GPT-4發布之后,大家都有一個共識,終于在技術革新中,在制作領域和內容創作領域有一個大的變化。AIGC是目前現在最主要的方向。
李捷(圖源: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
目前阿里文娛在幾個方向都在做大的投入,一個是在AIGC領域,無論是在創作端,還是在制作端,包括基于數字人,包括基于整個文本、視頻、特效、后期方面,都有各個團隊在做。我們未來三年會大規模的應用,但是會很謹慎地去改變這個行業的一些創作方式。
大規模用AIGC,并不會去改變創作的本質。電影還是以創意和創作者為核心的藝術,它并不是以技術和科技驅動的藝術,這是它的本質。所有的技術是為我們所用,從工具端改變。
我們更看好的是在拍攝端,類似于虛擬拍攝+AI這種方式。我們目前希望虛擬拍攝能夠先從更具像的角度解決電影實拍的很多問題,特別是科幻電影,災難電影,一些非現實主義寫實的電影,虛擬拍攝將會有巨大的表現。其實,虛擬拍攝這個技術是比較成熟的,但是過去沒有AI的情況下,這個技術的應用和普及難度比較大。
在三到五年內,AI是一種優化,是一種效率的提升,是一種降低成本的方向,但它不會動搖傳統影視制作中以創作者、以創意為核心。
孟丹青
從電影的角度來看,IMAX希望怎么幫助導演做好東西最重要,比如說在開發過程中,AI作為賦能最好的。
孟丹青(圖源: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
AI可以幫助設備升級,未來IMAX開始做一些體育、演唱會之類的作品,AI公司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可以幫助我們去做一些多元化內容方面的直播之類的,比如,優化IMAX的活動中直播的分辨率和流量。
不過,從內容來講,無論AI這幾年發展的多好,永遠不會替代一個人的創新,這是毫無疑問的。
應旭珺
人工智能我覺得分階段?,F在文生視頻技術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還沒有達到那么高的要求,所以現在還沒有對影視行業產生那么大的根本性沖擊,但是這天肯定會到來。
在人類發展或者電影發展的歷史上來看,每一次新技術的到來,大家起初都是非常恐懼得,以為會毀滅行業,但是最后都是對行業進行擴大、增容,包括以前的電視、互聯網到現在的AI,我覺得都是相似的過程。
現在AI工具化階段,其實是影視創作的一個大眾化和民主化的過程。以前影視創作技術是掌握在少數電影工作者手里,但是因為有效率的工具生成,更多的普通人可以參與到這個過程當中去。一個可以類比的是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出現之后帶動了人們視頻拍攝的熱情,從而擴大這個產業,有很多互聯網上的內容開始產生。
我覺得AI也是讓更多人參與到影視創作當中來,給他們更多的話語權,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從而在大眾層面能夠帶起一個熱潮,在人機互動的過程當中,從而再帶動小眾的影視創作的專業性再往前發展。
同時,AI對IP的生產和不斷擴容是非常有幫助的。通過未來技術的發展,原來的IP和新的使用者和內容者的再度創作,可以豐富擴大這個IP內容,這是一種影視專業創作者和業余創作者的結合。在這方面會擴張以及豐富影視這個行業。
有些可能它的發展空間是我們現在想象不到的,當然不僅僅是內容,甚至會產生更多我們現在想象不到的商業模式。但是最終來講,它還是對影視行業,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影視行業有一定的擴展和提升。
AI在國外討論要更多,國外對AI技術也比中國人更加警惕,他們開始很多立法的討論,以及對知識產權,和對創作者的保護和討論。我們這邊隨著技術的發展之后,也會對這方面有更加深入的探討。
上海國際電影節作為國內唯一國際A類電影節,其市場論壇往往聚焦于過去一年變化規律的梳理總結,是行業重要的風向標,也為電影行業下一個階段提供重要參考。
誠如于冬所說,目前中國電影正處于“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最關鍵的十年”,在疫情影響后的觀眾變化,以及未來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經驗性總結和前瞻性展望是十分有必要的。身處重要的行業調整期,如何尋覓到新的行業規律,是如今每一位電影人肩上的重任。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免責聲明】
關鍵詞:上海國際電影節 | 光影之路煥新啟航
也許是受了隔壁《歌手》的啟發,《浪姐5》在今年賽程中,突然來了一次突襲的直播夜。而尚雯婕選擇演唱了一首高難度英文曲目《chandel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