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季子
編輯|劉南豆
映前的宣傳中,《傳說》一度被稱為“近十年來最好的成龍電影”,可惜上映后口碑不佳、票房也不振。根據貓淘最新的AI票房預測,最終成績只能勉強破億。
本片的最大賣點,也就是使用AI技術,使27歲成龍的面容重返大銀幕。但據購票觀眾的普遍反饋,其呈現效果實在難以令人滿意:表情僵硬、眼神飄忽且與周遭的其他演員仿佛處在不同的時空,割裂感明顯,部分場景的效果甚至堪稱災難。一開始的賣點,變成了槽點。
《傳說》劇照(圖源:豆瓣)
過去幾年,AI技術在影視制作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的趨勢已經無法逆轉,它帶來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等利好,也帶來了行業震蕩和至今仍懸而未決的法律和版權問題。
就目前來看,即便是最為顯性的、實際應用場景最為剛需的AI換臉技術,也只能作為服務于劇情的輔助工具而非主要賣點。好萊塢去年的罷工潮中,就有針對演員是否可以被AI換臉所取代的核心議題,人們在更高的技術力條件下保守探討倫理命題,而國內在激流勇進。
即便有朝一日,AI換臉已經成熟到以假亂真的水平了,對行業、對觀眾來說,一定是好事嗎?
1981年,27歲的成龍剛剛逃離了羅維的掌控,距離成為真正的巨星只差些許的鋪墊,正待一飛沖天。并在未來至少三十年的時間里,擁有無與倫比的票房號召力,直到近些年才逐漸顯得力不從心。而在當下這個時間點,在成龍電影吸引力逐漸透支和衰減之際,祭出情懷大旗,結尾還有金喜善驚鴻一瞥,可謂是一劑猛藥。
上映前,出品方博納影業創始人于冬不僅盛贊AI成龍已經可以以假亂真,同時壯志在懷,“19年前,也就是2005年的國慶節,《神話》在全國上映,當年電影票只有10塊錢就票房過億。19年后,《傳說》也將在暑期檔給全國觀眾帶來更豐富的觀影感受?!?/p>
但精明的計算終究要落實到具體執行上,很明顯這一次的嘗試并不成功,甚至顯得有些敷衍,AI成龍難以像真人演員一樣流暢地表達復雜情感。有網友吐槽片中一場重要的悲傷戲份,AI成龍看起來卻像是在笑。
其實,出于劇情考慮而對于演員面部進行減齡處理并不算是新鮮事,無論是馬丁斯科塞斯心血之作《愛爾蘭人》中的鐵三角,還是李安《雙子殺手》中的威爾·史密斯,都通過特效一幀一幀處理出了“返老還童”的效果。這種方式工期長、成本高,換來的最終成品也相對自然。
《愛爾蘭人》中的減齡技術(圖源:微博)
但這樣的“減齡換臉“對于影片品質,或者說觀眾觀感而言有無明顯提升呢?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即便減齡特效做得再好,也難以掩蓋羅伯特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的老態和疲憊,而李安當年更是被批評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傾注了過多的精力,導致影片整體有失水準,完完全全的吃力不討好。
《傳說》導演唐季禮在接受采訪時提到,相比于苦哈哈的《雙子殺手》,《傳說》運用深度偽造、AI學習和3D等技術,使該項成本只有前者的20%-30%左右。當然就結果來看,效果可能都未必有前者20%-30%的水平。
《雙子殺手》場照(圖源:微博)
電影中實際上出現了兩個成龍,一個是成龍本人,即片中教授的角色,出場時間有限,只貢獻了零星動作戲場面;另一個是AI成龍,也就是主人公趙戰,由一名替身演員頂著27歲成龍的面孔表演。由于AI替身演員和成龍本人存在一定的身材差距,以至于可以被輕易分辨出來。他的出場時間也遠比成龍本人要多,這使得很多觀眾產生了掛羊頭賣狗肉的感覺,甚至于有觀眾在質疑這究竟還算不算一部成龍電影。
大部分時候,影視公司要在影視作品里使用AI換臉技術,都屬于無奈之舉。
比如因為演員的不幸辭世,《流浪地球2》中使用了AI換臉將吳孟達先生的面容復原以作致敬和懷念。更普遍的是因為某演員塌房,牽連整部作品,制作方為了能夠順利播出,不得不進行替換。
《流浪地球2》視效團隊采訪截圖(圖源:微博@中國電影頻道)
近年來,因藝人塌房而導致影視劇延播或下架的影視作品不勝枚舉。《三千鴉殺》不是恐怖片,換臉后卻嚇到觀眾尖叫,劇組不得不親自下場指導觀眾“避雷”。在趙立新發表不當言論后,此前他出演的電視劇大量積壓,最后不得不換臉,《風雨送春歸》中的角色換臉為于震,《風聲》里的角色換成了周一圍,《光榮時代》換成了黃志忠。但這些演員都具有鮮明的個人特點,且體型與趙立新有明顯區別,在播放他們的戲份時,很少有彈幕再關注劇情,觀眾都是表達困惑和違和感。且黃志忠本人還因為換臉后畫面模糊受到批評,也是無妄之災。
《風雨送春歸》(左)《風聲》(右)換臉(圖源:微博)
認真說來,AI換臉的流行,比去年AIGC的爆發來得更早,理論上是AI領域相對成熟和前沿的技術。其原理是將深度學習模型與計算機視覺模型相結合,應用到臉部圖像生成中的一種技術。最早被廣為人知源自于2017年11月,當時名為Deepfakes的Reddit用戶上傳了一系列AI換臉視頻,自此之后,公眾開始使用Deepfakes來指代這種用AI制作的視頻。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AIGC的火熱,在短視頻平臺上出現了不少“讓一張老照片動起來”的視頻。通過AI工具,可以模擬投喂進去的圖片中的人物的下一步動作,形成一個虛構的小視頻。一些視頻中人物看上去動作自然順暢,但也有一些視頻中人物形象發生了畸變,具有不穩定性。
技術的升級迭代速度的確令人驚詫,用作短視頻娛樂無妨,但影視作品中的換臉是特定人模型,對清晰度、碼率要求高,視頻在高清、超清甚至大熒幕上播放,肉眼看到的是放大后的效果,不自然的痕跡就尤其明顯。
不過,比起成本高企且工期漫長的補拍或者特效人工處理,AI換臉的確經濟許多,一部電視劇基本只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換臉,而成本又往往只是特效人工處理的五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
總得來說,現階段,AI換臉對于影視行業的意義可能僅限于此——它不是登高的梯子,僅僅是勉強能接受的救命稻草。
2023年5月2日,美國編劇協會宣布罷工。7月14日,代表16萬名影視人員的美國演員工會和美國電視與廣播藝人聯合會發表聲明,演員和廣播藝人將加入編劇的罷工行列?!拔覀儎e無選擇,我們都是受害者。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如果我們現在不站出來……我們都有可能被機器和大公司所取代?!?/p>
此前,在好萊塢制片方提供的續約條件中有這樣的一項條款:所有參與簽訂合約的群演會被進行肖像掃描,并被AI復刻成一個能隨心所欲出現在任何影片中使用的替身,后續無須再支付任何薪酬或獲得當事人的許可。
然而,買斷肖像的費用僅僅為群演一天的工資。演員們擔心,一旦他們被迫出售過一次自己的肖像權,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肖像被大廠一遍遍反復使用。他們擔心真人演員不再被需要了。
2023年,美國演員協會加入罷工(圖源:東方IC圖庫)
盡管好萊塢罷工在延宕許久后宣告結束,雙方達成的協議也包含了人工智能的同意和補償保護條款,但這更像是一場休戰而非達成了什么至關重要的共識。
從更廣泛的維度來說,AI的濫用已經成為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期間的規則和法律上的空白亟待填補。不久前,香港發生一起利用AI深度造假,詐騙2億港幣的案件。詐騙分子利用公司YouTube視頻及其他公開媒體資料,巧妙地偽造了英國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形象與聲音。他們進一步運用AI深度造假技術,打造出看似多人參與的視頻會議場景,實則除了參會職員外,其余皆為AI。我們不該對技術的進步如臨大敵,但也要意識到其中潛藏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市場結果也驗證了,觀眾對所謂的AI換臉電影并不買賬,人類的情感與掙扎都是短期內技術無法替代的。即便有一天,AI已經發展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但它仍然是基于過往形象和經驗形成的整合物。而電影對于觀眾來說是一場關于造夢的體驗,沒人會愿意重復觀看可供預測的故事和一眼可知的角色塑造,獨特的審美和創意從來都是稀缺的,而這只關于人性本身。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免責聲明】
關鍵詞:傳說 | AI | 成龍
觀眾的熱情退潮并非沒有道理,在最好的生長時間里,愛情片并沒有摸索出自己的制作方法論,愛情片成為了爛片聚集地,不斷消耗著觀眾對愛情片的基本認知,從罵聲滔天到不動聲色背后,是觀眾態度的變化,也是社會情緒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