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欣媛
編輯|劉南豆
“你們最喜歡哪個城市?”“我喜歡Bir……呃……Southampton。”“我也挺喜歡曼……Manchester?!薄缎膭拥男盘?》里這段中英混雜的閑聊最近成了網絡上的熱梗。
節目中嘉賓的精英腔調,引起網友的吐槽。被問到想聽什么歌,說著“the weekend”;送的禮物,有1000多塊的汽車模型,也有2000多塊的公仔。面對節目中嘉賓們呈現出的高消費和高姿態,網友紛紛調侃,市場需要一些“二本戀綜”。
《心動的信號7》
“精英人設”早已成為了絕大部分戀綜的常態。這些節目嘉賓大部分有留學經歷和頗高的職業地位,平時出入高檔餐廳,或者進行著露營、滑雪等中產娛樂項目。
然而,這些身份和經歷構筑的人物濾鏡,在當下翻涌的社會情緒下,正在慢慢瓦解破碎。一方面,千篇一律的人物設定讓觀眾開始審美疲勞;另一方面,環境變動下,觀眾對中產美好生活的向往越來越淡,反而產生反感、抗拒的心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喜人奇妙夜》《脫口秀與TA的朋友們》等喜劇節目不約而同選擇切入小人物視角進行表演,“莎全莎美”創作跟老板度假、跟老板互換靈魂等多個打工人與老板之間權利關系的sketch作品、“打工人”趙曉卉面對Kid表演時的PPT“破防”輸出,這些都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歡。
觀眾對“打工人”身份越是認同,對“精英”形象就越是疏離。此次網友用“二本戀綜”對節目進行調侃解構,反映出當下的內容市場,一個明顯的創作裂縫已然顯現:創作者對普通人的呈現與現實觀眾對普通人的理解,存在著巨大的錯位。
當定義概念之間的縫隙越來越大,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輿論危機涌現。這意味著素人綜藝的制作層面亟需進行意識革新和策劃翻新,回歸“素人”本質變得越來越重要。
翻看市場上所有戀綜節目不難發現,嘉賓共性非常明顯:高顏值是首要的,其次學歷和職業都頗為精英化。
《心動的信號7》中翁青雅碩士畢業于倫敦藝術大學,趙牧辰碩士畢業于澳洲國立大學;《我們戀愛吧6》中陳康畢業于悉尼大學,夏瑞畢業于美國福特漢姆大學。大部分人的職業基本上也是“天之驕子”級別,產品經理、投資分析師、財經主持人、教育機構合伙人……
《心動的信號7》
高顏值、高學歷、高職位——“三高”標準搭建起戀綜嘉賓的精英身份,在節目主創的普遍理解中,這種身份標簽可以便于觀眾快速建立對嘉賓的好感認知。某種程度上來說,戀綜就是偶像劇的預制代餐,因為偶像劇中標配的霸道總裁、俊男靚女這種基本人設標簽,都能在戀綜中找到平替。
偶像劇的本質是脫離現實層面的情感關系單一化想象,讓一切現實層面的戲劇沖突服務于主人公的關系進階,但對于戀綜而言,其環境反而比偶像劇更加“無菌”。
處于中產同溫層的嘉賓們,因為身份沒有太大差距,他們在發展情感關系時僅需考慮情感本身,而無需加入對方“太窮”、“太富”之類的現實考量。
缺失了現實層面的隱形干擾,節目中的情感關系更多流露出僅關乎于情感的一面。那些戀綜史上的經典橋段,既讓觀眾嗑生嗑死,也讓觀眾對嘉賓本人建立起更強烈的情感認同。比如《心動的信號6》里楊汝晴直球向心儀對象侯卓成表達心意,溫柔且堅定的性格讓觀眾稱其為“戀綜強者楊姐”。
《心動的信號6》
節目搭建了一個安全的“情感無菌室”,但是這種濾鏡保護是建立在彼此對社會身份判斷的基礎之上,夠不上真正的“無菌”。
這也是“戀綜老手”韓國在做節目時會尤其注意的一點。在節目前期,制作團隊普遍要求嘉賓不能透露自己年紀、職業等社會信息,嘉賓們建立起初步情感關系后,再讓他們面對真實層面的情感挑戰。《戀愛兄妹》中就曾有戲劇性的一幕,本來沒有女嘉賓選擇的樸宰亨在公布了自己的真實職業會計師后,立馬收到了女嘉賓的轉向選擇。
再加上,“無菌室”里培養起來的感情,固然純粹浪漫,但是沒有現實養料的滋養,缺失了復雜的肌理,它所呈現的豐富性就會隨之降低,觀眾難免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在早期的綜藝節目中,“二本戀綜”并不少見。盡管彼時大家不以“戀綜”的名號稱呼它們,而是用一個更古早的叫法——“相親類節目”。
《我們約會吧》《非常完美》《非誠勿擾》等節目網羅了一眾社會單身男女,在節目上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后決定心意。節目中,男女嘉賓的身份涉及各行各業,有公關經理,也有店員銷售,有小學老師,也有公司高管。甚至,《非誠勿擾》為了輻射更廣的受眾,開設了“外來務工人員”專場。
〈圖源:豆瓣〉
節目上,嘉賓們的溝通了解,更多基于自身經歷和自身條件,收入、家境、情感經歷等情況都會在節目上直白袒露出來?,F實因素的衡量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男女情感需求的變化,以及社會身份和情感角色的變化,女強人、花美男等人物標簽開始出現。
然而,當情感關系混雜著越多的現實因素,戲劇性的場面開始增多。《非誠勿擾》的“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車上笑”的言論就曾引起社會嘩然。臺播時代,為了節目的收視率,越來越多的情感節目預設劇本進行話題炒作,后來有觀眾發現,一些明星在成名之前就是這類節目的“演員”。
亂象背后呈現出來的問題,可以看出情感類節目對于現實層面的把控缺失一定的思考能力。2010年,《人民日報》刊登《相親節目,誰在玩“火”》等多篇文章,對這一時期節目的出位表演等情況進行了批評。國家廣電總局也連發兩則通知,要求規范和管理相親節目。
(圖源:人民日報)
網播時代來臨,讓綜藝制作模式進行革新變化,這個細分的賽道也慢慢脫離出棚綜,走向戶外。在這一制作形式的變動下,嘉賓的選擇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一位戀綜的導演曾在小紅書上分享選角經驗時談到,理想嘉賓需要滿足三個條件,高顏值、有亮點、有時間,配合度高。其中有時間配合拍攝是最重要的,因為很多報名嘉賓最常問的就是“導演這個要拍多久,我的年假最多還能請5天。”
當下的戀綜真人秀不僅需要嘉賓空置出大量的時間進行節目拍攝,還需要大量的金錢成本來維持這段時間的生活需求,僅僅這一點就讓很多真正的工薪階層望而卻步。
可以見得,“二本戀綜”的可行性存在一定的操作難度,一方面是制作層面對現實力度的把控,另一方面是真人秀環境下純粹素人的標準很難滿足節目的制作要求。
其實,觀眾對于“二本戀綜”的呼喚,并非是希望回到“非誠勿擾時代”,而是對長期過度美化的精英生活感到不滿與懷疑。
(圖源:微博)
近期偶像劇的萎靡不振,也在另一個側面反映著當下觀眾的社會情緒。觀眾對于“甜寵”這一類型的情感想象已經枯竭,更多傾向現實主義層面的探尋與叩問,希望看到與自身真實生活相關的內容產品。
由此可見,觀眾對于“二本”身份的捍衛,實際上更多是希望尋求普通生活的群體性認同,希望看到有人性側面和鮮活人物的情感關系,以及真實的素人。
相較于劇集和電影,綜藝因為其記錄性、真實感、話題度,往往會跟觀眾建立更深的現實鏈接。正因如此,綜藝節目的切入點往往也是社會情緒的集中體現。
戀綜不夠“親民”的問題不止于戀綜這一個賽道,實際上這是所有素人綜藝都需要重新思考的重要命題。
對于素人綜藝來說,素人脫離了明星藝人的身份限制,其職業、生活習慣等個人特點貼近普通觀眾,讓觀眾更有代入感?!读钊诵膭拥膐ffer》在律師、醫生、建筑師等多個職業范疇內,看普通職場人的成長過程;《爸爸當家》讓全職爸爸帶娃,提供另一個角度的親子關系。
〈圖源:豆瓣〉
素人綜藝的節目核心建立在“素人”的身份標簽上,當素人身份失效,整個節目的地基也會被撼動,這也是當下越來越多的素人綜藝被詬病的地方——素人已經不那么“素”了。
越來越多的素人綜藝逐漸演變成晉升網紅的特殊場域。不少素人在參加節目之前就有一定的網絡認知度,《半熟戀人》里的羅拉在參加節目前就已經是一位美食網紅,且參加了《拜托了冰箱》等節目的錄制。也有不少素人在節目之后,成為身價翻倍的網紅,《心動的信號2》的“琦雯”CP現在就是頭部情侶博主,兩人的抖音賬號現在都是百萬量級。
羅拉《拜托了冰箱》;趙琦君楊凱雯抖音個人主頁(圖源:微博 抖音〉
素人需要靠節目出名,繼續擴大知名度,節目又需要有流量的素人帶來關注度和話題度,于是,一場將真素人排除在外的合謀形成了。這使得素人綜藝在固定的套路里面越走越遠,節目與素人互相在安全的節目模式的中進行“表演”,節目長久無法形成新的突破,素人綜藝被重新建構成一個偽現實節目概念。
站在節目制作的角度來說,帶有一定現實毛邊的“全熟素人”的確存在一定的制作風險,他們并不像藝人有輿論風險意識,而且如果沒有特別的人物亮點,就無法為節目帶來話題熱度。
因此,也有節目嘗試“明星+素人”混搭,然而,明星和素人之間生活認知偏差無法表達出節目內核,節目的人物重點還是偏向了明星。畢竟,明星無法理解,甚至無法扮演好“素人”的角色,這影響了節目的精彩程度和內核表達,也影響著觀眾的代入感。
嚴敏的《新游記》就讓王彥霖、黃子韜等六位明星體驗工人、房產中介等普通職業,但是磨合的過程中,他們的不適讓節目幾次挑戰失敗,岳云鵬上班遲到,黃子韜借節目組的錢付打車費。
〈圖源:豆瓣〉
其實,越來越多的素人綜藝的出現,意味著創作者們已經有意識地想要觸碰素人,呈現真實環境,保持與社會的共振。只不過,受限于傳統綜藝制作思路,以及缺乏對現實生活的理解,素人綜藝總是呈現出一種尷尬的樣貌。
回歸素人綜藝的初心,既需要建立對現實人物理解,也需要不忌憚粗糙的、鋒利的故事發生。
《種地吧》選擇的十個人,在節目播出前幾乎與素人無異,整個節目完全建立在“種地”這個概念之上,沒有任何濾鏡的氛圍烘托,所有的泥濘和汗水都是真實的,恰恰是這種真實感打動了觀眾?!妒刈o解放西》更是沒有劇本的編排,只是跟隨拍攝民警的出警,就可以記錄下人間百態。
〈圖源:豆瓣 微博〉
素人的現實生活本身就充滿著各種未知挑戰,這些挑戰固然存在風險,但也有創新的可能。想要制作素人綜藝,必須要帶著挑戰的心態來應對,畢竟,安全的另一面就是陳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免責聲明】
關鍵詞:素人綜藝 | 心動的信號7
今年,古偶風光不再。據云合數據,截止目前,熱播期集均播放量超過2000萬的古偶僅6部,去年同期有13部。豆瓣評分上,由于《柳舟記》的評分從8分跌到了7.9分,今年播出的古偶唯一的8分也沒有了,7分以上的只有4部,同比減少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