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欣媛
編輯|劉南豆
2023年堪稱韓影史上的噩夢。
觀眾不去電影院了,觀影人次相比2019年減少了45%;爆款數量大幅下降,只有《犯罪都市3》和《首爾之春》兩部影片的觀影人數突破1000萬;行業噩耗不斷傳來,先是發生大規模票房欺詐指控,再是韓國三大獎之一的大鐘獎宣布破產。
大鐘獎主席李章鎬就大鐘獎破產事件在新聞發布會發表講話
但到了2024年,情況不見絲毫好轉。一年過去,韓影仍舊拿不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反而陷入更深的漩渦之中。據《韓國日報》報道,由于主要投資和發行公司資金緊張,導致韓國新電影的產量急劇下降,預計明年及后面上映的商業電影將大幅減少。
其中,最令市場震驚的莫過于行業龍頭CJ ENM糟糕的市場表現。其電影業務已連續三年瀕臨崩潰,幾乎每部上映電影都慘遭滑鐵盧,去年上映的電影甚至沒有一部觀眾人數超過100萬。
《NEWSTOF》消息稱,CJ ENM 可能會縮減并重組其電影部門,預計在未來暫停對電影的新投資。一位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也表示,“目前沒有電影處于前期制作階段。”
CJ ENM電影部門縮減,無法實現收支平衡 (圖源:《NEWSTOF》)
深陷業務危機的CJ ENM,是多米諾骨牌倒下的第一張牌,整個韓影正在經歷行業根本性變動。
CJ ENM折戟,給了其它發行商坐到桌前的機會,韓國五大發行商(CJ ENM、樂天、Showbox、NEW、Plus M)正在進行新一輪洗牌。不過,龍頭換位也改變不了韓影的深層次危機,當上游的電影公司已經出現“破產”傾向,市場就會給其它內容產品留有可乘之機——好萊塢電影頻登票房榜前列,OTT訂閱人數連年上升,正在說明一切。
當行業根基遭受重創,整個工業體系無法健康運轉起來,想要依靠個別創作者的神來之筆重回“當打之年”就變成一個越來越虛幻的夢。
韓影如今令人唏噓的處境,不免令人聯想到其它小語種電影的興衰過往。從意大利電影,再到日本電影,再到香港電影,小語種電影在世界影壇上都曾創造過自己的“黃金時代”,但無一例外,不超過20年的光景,在極盛之后,迅速走向衰落。
小語種電影的宿命好像只有一個,曇花一現。
韓國產業大多由寡頭公司壟斷,電影產業也不例外。以CJ ENM為首的“五大”幾乎主導了整個韓國電影產業。
CJ ENM是“五大”之中地位資歷最老、最成功的電影公司。1995年,CJ投資美國夢工廠3億美元,開始進軍娛樂行業,成立多媒體事業部,學習夢工廠的電影行銷、財務管理等好萊塢經驗,同時,開啟影院業務,不斷拓展版圖。
多年的“西進”學習,讓CJ ENM積累了豐富的產業經驗,開發了《生死諜變》《共同警備區》等作品,成為韓國最大的電影制作發行公司。
《生死諜變》《共同警備區》(圖源:微博)
Showbox、樂天、NEW緊隨其后,紛紛開發出《奪寶聯盟》《與神同行》《新世界》等打破票房紀錄的作品,夯實了各自的行業地位,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2019年的CJ ENM更是風光無限。《極限職業》一再突破韓國影史紀錄,最終觀影人次達1600萬,成為韓國影史票房亞軍;《寄生蟲》先是奪得第7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成為第一部獲得該獎的韓國電影,之后在奧斯卡創造歷史,成為史上首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電影。
《寄生蟲》奪得奧斯卡四項大獎
然而,疫情讓所有奇跡煙消云散。
CJ ENM力壓的《月球》票房慘淡,制作成本280億韓元,卻僅吸引了51萬名觀眾,雄心勃勃打造的《外星+人》也沒有達到盈虧平衡點。去年,CJ ENM電影業務損失數百億韓元。
今年的CJ ENM依舊“無力回天”。據《先驅經濟》報道,業內人士透露,凈制作成本為185億韓元的《逃亡》,是韓國暑期檔制作成本最高的作品,然而,迄今為止其觀眾人次僅為200萬,遠遠未及盈虧平衡點?!短油觥返氖袌霰憩F讓韓國電影業界震驚,“沒想到會這么糟糕。”
《逃亡》劇照(圖源:微博)
在CJ ENM陷入危機之際,今年執掌電影部門的具昌根,最近突然辭職,讓CJ ENM陷入了更混亂的局面?!禢EWSTOF》透露,CJ ENM電影部分的核心人員已經離職。
CJ ENM的慘淡,讓其它四家公司有了“可乘之機”。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表示,由于《月球》《外星+人》等大制作電影未能取得預期的票房成績,CJ ENM去年的觀眾份額僅為6.55%。而去年發行了《犯罪都市3》《首爾之春》Plus M娛樂后來居上,以35.5%的壓倒性比例占據榜首。發行了《露梁海戰》《混凝土烏托邦》的樂天文化以11.9%的份額位居第二。
《首爾之春》《犯罪都市3》
而今年,Showbox率先出手,出品的《破墓》上映7天過損益平衡點,上映32天累計人次突破千萬,成為今年第一部獲得千萬觀影人次的電影。Plus M的《犯罪都市4》再次沖破“續集魔咒”,上映5天破350萬觀影人次,接連創下今年韓國最高開畫紀錄、最高單日票房紀錄。
在韓影市場激烈的角逐戰中,早已尋覓不到老大哥CJ ENM的身影。
然而,CJ ENM的衰落,并不意味著其它四家制作發行公司就可以高枕無憂,韓影市場仍舊深處疫情余震的恐慌之中。Showbox相關人士表示:“與去年和今年相比,我更加關心明年的電影市場。”
《破墓》《犯罪都市4》
當環境惡劣時,大公司尚且無法獲得穩定的生存空間,一舉一動都謹慎為上,市場份額堪堪的小公司更是陷入絕望之中。據韓媒報道,一家小型投資和發行公司已決定徹底退出電影業務,專注于電視劇制作。隨著電影資金的枯竭,許多電影公司越來越多地將注意力轉向電視劇。
《NEWSTOF》報道,CJ ENM電影部門的新業務——電視劇制作業務正在慢慢展開,首部預定上映的《我去世的前一周》將在釜山國際電影節上映。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電影事業部單獨開展的項目,不依賴于同一總部內的電視劇制作部門或子公司。
在CJ ENM擁有多個電視劇事業部門的情況下,原本專注于電影的電影部門還要去涉足劇集制作領域,這很難不讓人意識到,CJ ENM正在慢慢放棄電影。
CJ ENM 的電影部門進軍戲劇市場(圖源:《NEWSTOF》)
當投入電影的大量資金和人力慢慢轉移到了劇集市場,電影與電視劇的界限就在逐漸瓦解,越來越多具有電影質感的劇集開始出現,《賭命為王》《逆貧大叔》《蘇里南》等劇集不僅有著高昂的制作經費,同時吸引來了忠武路老戲骨崔岷植、宋康昊等演員的加入。
然而,從電影跑到劇集,就是一個安全選擇嗎?一位在大型投資發行公司工作后創立電影公司的資深電影界人士表示:“大型投資發行公司似乎把電影視為邊緣業務。雖然我們主要策劃電視劇,但電視劇市場也不景氣,這令人擔憂?!?/p>
OTT平臺對韓影的影響,遠比想象中要更加徹底。
據Consumer Insights的《電影消費者行為調查》顯示,過去一年韓國消費者體驗的觀影方式中,OTT觀影占比74%,超過影院觀影的66%。在問及消費者選擇其他渠道觀影的原因時,排在前列的是可以隨時隨地觀看電影(70%)、電影票價高(39%)以及缺乏時間去電影院(28%)。
OTT平臺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滿足了觀眾隨時隨地觀影的需求,原本就加速了觀眾的流失,然而,影院的高票價又進一步逼退了觀眾。
高票價是韓國電影產業疫情后始終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前不久,韓國演員崔岷植在MBC節目《孫石熙的質問》中說到,“應該降低電影票價。如果突然大幅漲價,連我也不會去看電影?!毖哉撘怀?,韓國社會關于高票價的討論再次成為話題中心。
崔岷植在MBC節目《孫石熙的質問》對電影票價不滿
觀眾的抱怨不是沒有道理。疫情前的電影票是8000-10000韓元,但現在已經漲價近兩倍,到了15000韓元,而OTT訂閱費最高15000韓元。相當于,一個月看OTT內容的錢只能看一部電影,在性價比面前,觀眾用腳投票。調查顯示,61%的受訪者表示在影院觀影的次數減少,只有16%的受訪者表示觀影次數增加。
票價的提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疫情后韓國物價水平的提升、門店租金的提升等等,高額的成本讓影院降價變成一大結構性難題,并非說降就能降。
如此境遇下,電影公司、影院、韓國政府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為韓影“拉客”。
從內容上來說,動作類商業大片和帶有明顯民族情緒的商業大片,更有票房號召力,漸漸成為市場主流。動作場面占了大部分的《犯罪都市》系列,累計觀影人次突破4000萬,創韓國影史紀錄,現在該系列正計劃開發到第8部,而帶有明顯民族情緒的《首爾之春》《破墓》在淡季上映,均破千萬人次,成為市場黑馬。
2024年破千萬人數的韓影《破墓》《犯罪都市4》(圖源:KOFIC)
當觀眾取向如此,為了迎合觀眾審美,電影公司和影院便罔顧正常的市場規則,任由市場品類逐漸從多元化走向單一化?!镀颇埂飞嫌吵跗谂牌蔬_50%,《犯罪都市4》上映后的排片率達到82%。
對影院來說,排片傾斜之外,為了“自救”,它們不得不做出更多的動作,來吸引觀眾。如今韓國的電影院正在逐漸演變成復合型文化空間,除了放映電影這一主營業務外,還提供音樂會、話劇、密室逃脫和攀巖館等各類文化設施。某種程度上,把看電影做成一種“高客單價、多重體驗”的服務形式,更像如今韓國影院的普遍理念,而并非低價普惠。
據《亞洲日報》報道,樂天集團旗下負責運營樂天影院的樂天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去年銷售額為5621億韓元,同比增長13%,但盈利能力每況愈下,出現84億韓元虧損。今年該公司銷售額達到1150億韓元,營業利潤達到11億韓元。據悉,其業績改善主要得益于復合型文化空間這一新的生存戰略。
首爾CGV皮卡迪利1958門店的攀巖館PEAKERS(圖源:CJ CGV)
在產業自救的同時,韓國政府也在努力進行政策上的幫扶。今年1 月底,韓國政府宣布,除了預算低于 30 億韓元的小成本電影,接受國家資助的電影必須同意大約四個月的流媒體窗口期。
強制性地延長窗口期,是為了給院線電影留有喘息的機會,試圖避免OTT進一步搶占線下電影的市場。但此舉一出,并沒有贏得業內一致性同意,反而分歧明顯,發行商和放映商大多支持,但流媒體認為這限制了他們的業務選擇,削弱了他們投資影院電影的動力。
分歧對于體量龐大、涉及業務廣泛的巨頭公司而言,更是左右為難。CJ不僅制作電影、發行電影并運營影院CJ-CGV,同時還是韓國最大的電視內容制作商Studio Dragon和 Tving 流媒體平臺的控股股東。
根據CJ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其媒體平臺部門,tvn電視劇《淚之女王》和《背著善宰跑》取得了高收視率;Tving則通過轉播“2024年韓國職業棒球聯賽”吸引了大量付費用戶,推動部門實現3529億韓元的銷售額和165億韓元的營業利潤。其中,付費用戶同比增長29%,銷售額同比增長41%,達到1079億韓元。
(圖源:豆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電影和電視劇部門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5.3%,達到2876億韓元,但仍有182億韓元的營業虧損。
CJ依靠OTT業務實現了業務的上升,但同時也因為OTT業務的“蝴蝶效應”,牽制了其電影業務的發展。如果專注電影市場未來,則會失去OTT平臺的競爭潛力,CJ ENM陷入了左右手互搏的尷尬境地。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說,OTT的可觀收益顯然要大于電影的,押注在OTT的劇集項目上成為大多數公司的選擇?!俄n國日報》報道,某電影公司相關人員表示,“各大投資、發行公司幾乎都不在審核新項目了。我從事電影行業25年以來,第一次出現策劃和制作都完全停頓的情況?!?/p>
據業內人士透露,截至9月,韓國五大電影投資和發行公司正在制作或前期制作的電影僅有10部左右。鑒于制作一部電影通常大概需要2年的時間,預計2025年只有大約10部由這些大公司支持的電影會上映。一旦疫情時庫存電影放映完,影院會陷入長期的片荒期。
當韓國電影制作公司不再制作電影,電影院的空缺會由誰來頂上呢?答案不言而喻——好萊塢。
不可否認,疫情之后,好萊塢電影也陷入頹靡之中,流媒體沖擊以及大罷工次生影響,讓好萊塢的日子不好過。
然而,好萊塢百年以來建立而成的完整的、成熟的、先進的電影工業體系,保證了好萊塢產業可以以最快速度重新恢復生產。巨頭公司遍及全球的業務脈絡,也讓他們可以從其他地方持續不斷地供給著好萊塢的內容產業,這些都決定了好萊塢電影依舊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星球大戰》劇照(圖源:豆瓣)
更何況,如今好萊塢公司的利益已經與流媒體業務綁定在了一起,流媒體的流動性決定了好萊塢的文化霸權影響更深入地席卷全球。在這種現實挑戰面前,即便再繁榮的小語種電影也無力抗衡。
韓影經過了近20年的努力,終于攀登上世界影壇,讓現實主義懸疑犯罪電影成為其蜚聲世界的一張名牌。然而,疫情的外部沖擊讓韓影先是遭受沉重打擊,好萊塢的全球化戰略迅速劫取其“勝利果實”,打亂了韓國影視行業的市場規則。
比如Netflix的強勢進軍,雖然給韓影帶來了大量的資金供給,刺激了內容創作的豐富性,然而制作經費的水漲船高造成了韓國本土市場的“泡沫化”,融合性創作又一步步“篡改”了韓影內容的獨特性。當內容層面優勢不再,本土市場體系混亂,讓行業性崩潰只會是一種必然結果。
這種行業性崩潰,不止發生在韓影身上,在此之前,意大利電影、日本電影、香港電影都經歷過。強勢的內容沖擊面前,小語種電影有限的本土市場無力支撐它們進行對抗,最后都被吞噬。
20世紀10年代,意大利電影迅速發展,最早的商業大片《暴君焚城記》確定了其國際影響力,然而,一戰爆發,意大利電影受制于戰爭影響,制作和放映開始脫節,制作混亂、成本增加、技術落后讓意大利電影走向衰落,而好萊塢的崛起又侵占了其海外市場,讓意大利電影節節敗退,20年代時,意大利電影產量急速下降,從1921年的350部電影減少到1924年的60部。
《暴君焚城記》劇照(圖源:豆瓣)
60年代,日本電影進入黃金時代,黑澤明的劍戟片和圓谷英二的特攝片風格影響了全世界的創作者。但是,電視的普及讓電影觀眾大幅下降,后來的經濟危機更是讓日本的主要電影制片廠和影院紛紛倒閉,電影院數量從1960年的7000多家,滑落到1993年的不到2000家。
日本電影衰落的時候,正是香港電影發跡之時,動作武打片的凌厲風格吸引了世界觀眾的喜愛,不僅風靡整個東亞,也滲入到了大洋彼岸。同樣,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好萊塢進軍亞洲市場,讓香港電影迅速熄火。
《無間道》劇照(圖源:豆瓣)
可以看出,小語種電影的興衰成敗,有著太多客觀現實的制約,決定了其繁榮的黃金時代只能乍現,而非永久。
一方面,小語種電影本土市場狹小,一旦遭受戰爭、金融危機等不可控風險重創,本土市場無法保證其有一個安全的自我更新環境,抗風險能力差。
另一方面,好萊塢的全球化戰略一直以來都是循序漸進,先是進行學習融合,進入當地市場,之后憑借其產能優勢,逐漸占領其市場。
如此看來,與其說,小語種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對抗是文化的對抗,毋寧說,是兩個文化產業成熟度的對抗。
小語種電影想要實現突圍,在國際市場站穩腳,離不開整個行業體制的支持,本土的文化產業不夠堅固,抵御住文化侵蝕,即便在海外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最終也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總會有會有新的文化會站在風口,而好萊塢的強勢避無可避。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免責聲明】
關鍵詞:韓國電影
進入9月,漫威影業攜《女巫阿加莎》重返真人劇集戰線。在Disney+上線前兩集后,迪士尼尚未公布《女巫阿加莎》的播映數據,而其爛番茄的媒體和觀眾風評趨于一致,在漫威的流媒體劇集內部位居中游,顯示在一系列影視項目表現失意后,凱文·費奇對電視業務的重整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