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藝舟
編輯|趙普通
來源:毒眸(ID:DomoreDumou)
近期最火熱的國漫作品,當屬一名“刺客”。
自1月18日上線,國產動畫系列“伍六七”的第四季《伍六七之暗影宿命》已播出5集。在其播出平臺B站上,不僅最新季以1200多萬人追番排在“國漫追番榜”榜首,上一季《伍六七之玄武國篇》也高居第二。
曾經的“黑馬”,如今儼然有了頭部IP的姿態。不過這部誕生僅5年的年輕國漫,已經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目前第4季豆瓣評分人數僅6000余人,前三季的評分人數均10倍于此。B站的口碑也沒有維持住前三季全部9.8的“無差評”狀況。
刺客回歸江湖,關于他的傳說卻遜色了幾分。豆瓣上有條高贊評論或許能代表部分觀眾的心聲:“我還是最喜歡第一季,特有的廣東味道溫馨中帶著搞笑。網鋪得太開,每個角色都得介紹,一直打打打——那就是一部普通的動畫片了?!?/p>
曾經的“伍六七”并不普通,它入圍過有“動畫屆奧斯卡”之稱的昂西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摘過白玉蘭獎,還是首部登陸Netflix的中國動畫。3年前某音樂綜藝里五條人樂隊的走紅還讓《伍六七》成為了少數實現跨圈傳播的國漫。
相應地,“伍六七”的問題也不只能映射自身。它的發展能體現近年國漫從“作坊式創作”向“IP化運營”的進步,只是在進步的過程中,一些閃光的東西也在磨損。
又一部“國漫之光”
首季《伍六七》里,原作者何小瘋一人包辦導演、編劇、片尾曲作詞、男主配音等多個職務,這部作品在制作層面的草根屬性可見一斑。
這倒并非何小瘋的處女作,大學畢業前,何小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畢設作品《小胖妞》里,一部解構童話《灰姑娘》的動畫。用他的話說,“當時在網上還比較火”,現在豆瓣上也有8.7的不錯評價。何小瘋用4年時間、“做完這個就不做動畫”的心態把《小胖妞》做到了第8話,隨后便沉寂了一長段時間。
年輕人常見的迷茫也發生在了這位動畫導演身上。在校時,他能看到的國產動畫環境很差,也“沒有網絡動畫,市面上大多是一些比較低幼的作品”。何小瘋在廣州美院動畫專業的同學很多都去了游戲行業,他也試過,但“沒有游戲公司要”。
“什么也沒做”的日子持續一年多后,何小瘋忽然覺得要開始去做一個新東西,繼續發揮自己講故事的天賦,而通過《小胖妞》他也積攢了一定商業動畫經驗,《伍六七》便是結合當時的團隊能力,在幾個“相對可以做”的項目里選出來的。
所謂團隊只有5個人,2015年,初期的“小瘋映畫”在小區里租下一套兩室一廳就開工,連劇本都沒有。“像我們正站在一個廣闊的草原上,你感覺哪個方向都是路,但你不知道往哪邊走才是對的。”何小瘋當時很愛打這個比喻,《伍六七》可以算一部找不到參照物的動畫,美術、表演和故事風格都很清奇,找投資談合作時,對方往往也是一頭霧水。
《伍六七》的風格都可以歸結為自然生發。像角色造型,除了學校都會教的“要有辨識度”——所以何小瘋給伍六七、雞大保都設計了頭上有三撮毛,更多細節是“我畫畫就這樣”。場景美術方面,他最開始只決定了“小雞島”既然是個海島,房子會比較低,其余部分都由對應的同事自由發揮。
更多的偶然也促成了片中一些元素,比如何小瘋先突發奇想讓主角將剪刀作為武器,有了剪刀,伍六七“賣牛雜的”和“發型師”這兩個職業也就水到渠成。把他的搭檔設定成一只雞“可能是因為廣東人愛吃雞”,再加上肯德基的“白羽雞”廣告頻繁播放。而在動畫中多次出現的插曲《連備胎都不是》,歌名是何小瘋和高中同學聚會時,對方酒后的感慨原話。
當然,也有一些后來被觀眾津津樂道的“名場面”是刻意設計的,比如在《阿珍愛上了阿強》的歌聲中男女主角意外吻上的那段,何小瘋就有意回避了電視劇里常見的“絆到腳”,而是在兩人吻前的打戲上下了番功夫。
制作時,小瘋映畫本沒覺得《伍六七》特別,“到了市面上才發現別人都不是這樣的”。所幸《伍六七》還是遇到了自己的伯樂,啊哈娛樂的創始人鄒沙沙看了第一條制作粗糙、粵語配音、講述奇怪的“腿毛君”故事的樣片后,立馬相中了這部作品,隨后啊哈娛樂也一直負責《伍六七》的發行工作。鄒沙沙有著“打造20年IP”的宏愿,看到伍六七第一感覺便是:“好喜歡這個角色,他好溫暖?!?/p>
兼具惡搞和治愈的《伍六七》火了,這兩個特點也是許多觀眾愛它的理由。首季《伍六七》用的是單元劇形式,伍六七每集的刺殺目標千奇百怪,如狗族領袖“汪瘋”、偷內褲的男人、愛碰瓷的阿婆、深水海盜“杰克船長”等,和目標的互動往往會把刺殺任務攪得亂七八糟。但故事都會以暖心方式收束,對抗病魔的少女、愛護孫輩的老人、堅強頑固的保鏢這些角色又能激發觀眾同理心。
不論惡搞治愈,背后都離不開《伍六七》所植根的嶺南文化。和周星馳電影、TVB劇一脈相承的粵港無厘頭幽默是《伍六七》的一大特點,許多被這種風格熏染過的觀眾都會對其會心一笑。它偶爾還會出現動畫作品里少有的成人尺度,發廊名叫“大保J”、武器叫“百變gaiba蛋”是尺度浮露的蛛絲馬跡。另一方面,一個從導演生活取材、充滿煙火氣、熟人社會式的南國小島,又總會讓所有的矛盾沖突轉化為輕松與祥和。
從更深的角度看,《伍六七》也具有不俗的藝術價值。知網上有十余篇剖析《伍六七》特征的論文,其中一篇名為《國漫現代性與傳統性的碰撞與融合研究》的就認為,《伍六七》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做到了讓傳統與現代融合。內容層面的表現有在現代社會講武俠理念、用搞笑詮釋當下社會議題等,形式層面則表現在讓順敘和插敘交織、采用奇特的構圖和畫風等。
種種特征都化為了對這部劇更具象的認可,包括斬獲獎項、成功出海,在2021年時,《伍六七》前兩季的全網播放量就達到了45億,被冠以“國漫之光”也只是傳播時的常規操作。
不過既然制片方的目標是打造長期IP,作為IP鏈的內容源頭,《伍六七》動畫就還得更新下去,拓展世界觀是必經之路。
拓展絕非突兀,《伍六七》從第一季起就有隱藏在“平靜”之下的更大世界觀,和部分展露過的“主線劇情”。亦有一種聲音認為,第一季的基礎魅力在于它走了純粹的“草根逆襲”爽文套路??此茝U柴的主角真實身份是失憶后的“玄武國首席刺客”,最后一集里伍六七“人格覺醒”,“爽點”在打敗高科技國的“王子”時得到了完整釋放。
這種架構和網絡小說里常用的“扮豬吃虎”異曲同工,基礎、平庸但有效。挖掘主角身世、對戰各路強敵也是繞不開的故事走向。引子已經埋下,觀眾也在期待《伍六七》的主線情節,動畫第三季直接命名為“玄武國篇”,看似是要收線填坑的一季。
然而第三季更新到第5集時一度停更,故事也并未如人們預料的那樣展開,而是流連在“大禮國”、“石更國”等“小地圖”里,播放過半主角還沒抵達標題中的地點。彼時動畫的口碑便出現了一些負面波動,也有媒體直接就“劇本松散、進度慢”詢問導演。
何小瘋的回答則是,“主線劇情我從第一季就已經想好了,結尾都幾乎想到了。我之所以會選擇一些相對獨立的劇情,是因為這就是《伍六七》的調性。”
來到正在播出的第四季,“主線”與“日?!钡谋戎孛芤廊粵]有得到完滿解決,只是某種程度上,問題又有了相反的表現。這次前3集都聚焦到了主線上,并用大量比以往更精致的打戲撐起了每集時長,隨之而來的卻是評分和關注人數都有所下降。
要“牛雜”還是要“漢堡”?
那些讓《伍六七》脫穎而出的特質,和更大的世界觀、更精致的動作戲,甚至是那條“主線”,都沒有太多必然聯系。也就只有在主角身份將露未露時,水面之下的復雜漩渦才會吸引觀眾的注視,真按常規熱血漫的套路展開,并花篇幅著力去塑造“七大刺客”這種套路式反派團體中的每一位,著實不太有創意。
或許這也并非主創團隊的本意,因而《伍六七》三、四季也會經常“頑固”地穿插一些獨立日常篇章,“小雞島”則被描摹成了主角充滿回憶和眷戀的場所,沒有像“新手村”一樣用之即棄,而是不時讓故事的發生舞臺又“繞回來”。
第三季的點映禮上,面對觀眾“如何平衡日常搞笑和主線劇情”的提問,何小瘋和鄒沙沙還都強調了“初心”。何小瘋有時甚至會因為與表達的內容不契合,告訴同事“你這個畫得太精良了”。他更希望在有限篇幅內把故事結束掉。
不過時下的創作環境顯然與《伍六七》剛誕生時大不相同。如果將制作上的取舍籠統概括為“小”和“大”,“小”意味著控制預算、靠創意和風格取勝,“大”意味著拓展性強的世界觀、向工業化靠攏的生產流程、完整的IP運營流程、精良的畫面視效,有許多國漫一開始就是奔著“大”去的。
追溯起來,“大”的取向和觀眾及作者共同的“國漫崛起”情懷有關——有過輝煌、度過蕭條,然后才能談“崛起”。眾所周知,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為代表的“中國學派”曾經站到過世界巔峰,《手冢治蟲物語》中還記錄過一段回憶:手冢治蟲看著動畫電影《鐵扇公主》的海報感嘆:“日本能制作出這么高水平的電影就太好了?!?/p>
《鐵扇公主》
到21世紀初,已經轉制的上美影兩部高水平作品《寶蓮燈》和《我為歌狂》只能用悲壯形容,電視臺黃金時段基本是日本動畫的天下。2006年創刊的《知音漫客》開拓了彩漫市場,2009年拿到融資的有妖氣開啟了互聯網漫畫時代,國漫才在漫長的落后期后漸漸積蓄力量。
2015年《大圣歸來》接近10億的票房佳績是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拐點,它不僅證明了動畫行業有廣闊商業空間,出色的視效加上新編神話/傳統文化的思路,還在影響現在的動畫創作。
也從那年開始,騰訊、B站、愛奇藝等平臺紛紛在國漫領域發力,如騰訊從2016年起相繼推出《斗破蒼穹》《全職高手》等熱度較高的動畫作品,2017年開始的“百番計劃”孵化出了《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等頭部番劇。B站則在2017年開辟了“國創區”,讓《凡人修仙傳》《凹凸世界》等作品獲得了更多受眾。
技術與資本雙重助力下,國漫肉眼可見地進入了規?;l展期。2019年全網國漫播放量過10億的作品多達10部。據《2021年中國二次元產業研究報告》,2020年二次元整體市場規模可達1000億,預計2023年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將達到5億,國漫已經在國內動漫播放上處于主流位置。
只是在發展過程中,仿佛只有做“大”才是唯一出路,《羅小黑戰記》《十萬個冷笑話》這類在“草創期”靈光乍現的網絡動畫,顯得格外遙遠。它們如同街邊零售的牛雜小吃,和工藝更先進、流程更規范、還快速管飽的漢堡比起來像是“落后生產力”的代表。
具體而言,國漫做“大”還有兩項比較突出的特征。其一是追捧“看起來更能體現技術實力”的3D,這條路在十余年前《秦時明月》《魁拔》進行探索時,的確令許多觀眾深感振奮,但久而久之3D成了頭部作品的優選項,《靈籠》《斗羅大陸》《星辰變》《眷思量》等等作品匯成了一串漫長名單。
3D和2D作為動畫表現形式本沒有優劣之分,實際上3D建模素材還會成為能復用的數字資產,也會削弱作品的風格特點,其過分盛行,反而是減緩探索的表現。
從一些反面案例也能看出,國漫在技術層面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度毟呤帧纷鳛?D動畫的代表,有統計顯示作品使用的“兼用卡”(重復使用某片段,如《魔法少女》《高達》中的變身)遠超正常范圍,1-8集使用135張、共計使用393次,一卡兼用最多次數為13次,使用最少的1集也出現了33次。這其實說明即便是頭部動畫,也還無法在短期內制作高時長、高質量成片。
另一項特征是追求IP化和系列化。2022年各平臺播放量靠前的許多動畫都是續作,《斗羅大陸》《一念永恒》《吞噬星空》《凡人修仙傳》等作品都已經做到了“年更”。
而且在打造IP的思路主導下,國產動畫的來源未必是漫畫或原創,網文改編占據了很大比重。在二次元濃度較高、動畫審美偏傳統的B站上,網文改編的《仙王的日常生活第三季》和《元龍第三季》也進入了年度追番榜TOP3,還有一部是科幻小說改編的《三體》。
眾所周知,日本動漫產業繁榮的一大基礎是上游漫畫的供給源源不斷。小說改編的動畫嚴格意義上屬于小說IP衍生作,受眾人群和“動漫愛好者”不完全重疊,對國漫發展的實際拉動作用還需打個問號。
值得一提的是,網文乃至網漫,本就是題材分類清晰、競爭激烈的領域,而不論是原生動畫IP的系列化,還是其他領域IP挑大梁,都共同指向了“同質化”觀感。如果國產動畫一眼看去無非男頻、女頻,熱門題材也是玄幻、仙俠、武俠、青春等幾種,多少顯得缺乏創新活力。
當然,國漫追求做“大”,規?;?、工業化的發展總體是積極的。不過《中國奇譚》這樣的作品今年熱度口碑雙高,也證明了風格化、小而美的作品同樣能收獲海量擁躉。
“漢堡”雖好,但永遠有人鐘情“牛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毒眸所有,未經許可不可轉載或翻譯。
關鍵詞:國漫 |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撰文|白羊編輯|紀南來源:TopKlout克勞銳最近,美腕又有了新動作,一檔名為《所有女生的主播》的節目開始招募主播,在宣傳海報中可以看到,該職場紀實類節目聚焦…
文|劉南豆編輯|周亞波來源:毒眸(ID:DomoreDumou)米蘭時裝周剛剛落下帷幕,巴黎時裝周正待開啟,過去缺少中國面孔的時尚秀場們,今年又重新迎來中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