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符瓊尹 張友發
編輯|趙普通
來源:毒眸(ID:DomoreDumou)
《西游ABC》在太平洋兩岸的待遇,可謂冰火兩重天。
在國內,豆瓣為《西游ABC》開出了5.8分的低分。而這部打著西游記噱頭講述美國華裔青春成長煩惱的劇集,在Disney+上線后不久,就在爛番茄網站收獲了 96 % 的新鮮度,IMDb評分也有 7.1。
原因不言而明,這部美劇雖然有吳彥祖、楊紫瓊等華人明星參與,并且夾雜著大量蹩腳的中文臺詞,但其受眾群體仍然是以美國華裔(Chinese Americans)為主的美國觀眾。其中文化的錯位感,難免讓國內觀眾感到不倫不類。
華人移民曾經的鄉愁已經被時間和太平洋的寬廣潮水所稀釋,他們更加在意的,是如何融入北美社會的主流,而影視成為了身份融合的重要工具。
最近幾年,曾經冷門的華裔題材,逐漸成為好萊塢制片廠和流媒體們熱捧的對象。在今年的奧斯卡上,關注華裔群體的《瞬息全宇宙》就成為了最大贏家。這股創作風潮,可以追溯到2018年《摘金奇緣》在北美的大獲成功。
這批華裔影視潮的參與者,大多數是來到北美的二代華人移民,故國的經歷對他們來說更像是模糊的童年記憶,甚至是人生的前史。他們的自我認同感要遠遠高于一代移民,更不用說那批半路闖蕩好萊塢的中國導演了。
于是中美文化的沖突,到了這批華裔影視作品里,徹底內化為美國的社群或者少數族裔問題。也因此成為美國意識形態建設工程的一塊磚,其帶給華裔的關于文化認同與彌合的興奮感,當然無法讓國內的觀眾共情。
這成為美國身份政治的一個切面。少數族群的身份認同在跨區域的流動中不斷變化,文化隨之遷徙,這個變化一旦穩定,就擁有了某種自主性,甚至需要更改命名方式才能體現出和原本身份的區別。
就像在19世紀中葉,英國人將中國福建的正山小種移植于印度,百年過去,現在他們已經有了另一個響亮的名字:大吉嶺紅茶。
Crazy Rich Asians——亞裔掘金好萊塢
讓我們從《摘金奇緣》開始說起。
2018年,8月的《時代》雜志封面,是身著一襲明黃色皮草的亞裔面孔吳恬敏,旁邊配文寫道:“《摘金奇緣》將改變好萊塢!”北美上映首日,這部吳恬敏主演的電影票房2651萬美元,并連續三周位居北美票房榜首,爛番茄評分高達93%。
2018年8月 《時代》雜志封面
正是這部電影,成為繼1993年《喜福會》后,25年來好萊塢的首部亞裔商業片。
25年的空白,背后是好萊塢和美國社會對華裔持續的偏見。
“我在 1953 年來到這里。開始感受到社會的偏見,”出演了《瞬息全宇宙》的華人老演員詹姆斯洪告訴ABC新聞,“那時候,亞洲人沒有所謂的重要角色?!?/p>
當年由于在搏擊賽事上的出色表現,李小龍獲得了出演劇集《青蜂俠》(1966年上映)的機會。他出色的表現蓋過了主角的風頭,美國觀眾從未想到中國人能夠以如此現代的面貌出現。
結果李小龍仍然多次尋求出演主角未果后,華納公司總裁的妻子說了這樣一番話:“他(李小龍)不夠高大,太中國化了,這是美國電視觀眾難以接受的。”
即使1993年,講述華人女性移民故事的《喜福會》在北美成功,也沒有帶來好萊塢對華裔題材的熱情。因為好萊塢存在的固有偏見,認為 《喜福會》的成功是偶然或者說一次性的。
《喜福會》
而到了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相比李小龍和《喜福會》時期,由于國際形勢的變化,北美對中國或者說亞洲面孔的想象已經從落后變成了富有。《摘金奇緣》及其原著的英文名Crazy Rich Asians,就能代表北美的這種想象。
《亞洲周刊》 曾認為,小說《Crazy Rich Asians》折射出今天全球華人的權力版圖,探索亞洲富豪的價值觀,為何與西方富豪截然不同;顯示亞洲人的主體性,也找回全球華人詮釋自己歷史的權利。
即使如此,這部電影的誕生過程仍然經歷了很大阻力。由于多年沒有出品全亞裔陣容的電影,北美的制片廠們對此充滿疑慮。在電影開發還處于書籍階段的時候,所有的老牌電影公司與互聯網平臺都對《摘金奇緣》的開發完全沒興趣。
到了制作階段,出于對原著的高度還原,原作者兼制片人關凱文堅持使用全亞裔的演員陣容。在此之前曾有制片廠建議他將女主瑞秋換成白人,被他堅決否定。
《摘金奇緣》劇組
電影上映后,帶動了華裔在北美對電影的消費熱情,這逐漸成為華裔電影吸引好萊塢的一大買點。
“這不止是一部電影,更是一場文化運動。”電影的導演朱浩偉曾在公開場合表示。
這場文化運動指的便是北美社交平臺上自發的GoldOpen(黃金開畫)運動。從紐約到洛杉磯、從科技富豪到小老板的全美亞裔集資包下美國數十家影院做點映,他們將電影票免費分發給在美國的亞裔年輕人,觀影并擴散口碑。
電影上映首周,亞裔觀眾比例高達38%(此前不足10%),打破北美的亞裔觀影紀錄。
《摘金奇緣》成功之后,電影和劇集制作者都意識到全亞裔的內容在北美擁有市場,北美的華裔的消費者在成長,華裔的創作者也在成長,只不過他們之前并不被允許進行自我表達。
尼爾森戰略社區聯盟副總裁Mariko Carpenter就認為,《 摘金奇緣》表明亞裔美國消費者(Asian-American consumers)的影響力?!皵祿砻鳎瑩肀Ф嘣钠放坪凸臼勤A家?!?/p>
在此之后,亞裔美國觀眾更加希望自己的故事被看到。在2022年美國亞裔社會追蹤研究( 2022 Social Tracking of Asian Americans in the U.S. STAATUS)中,88%的亞裔美國人表示希望在電視和電影中看到更多的亞裔角色。
在這之后,《摘金奇緣》的續集開發被提上日程,華裔題材的IP也受到了制片廠們的追捧。之后便是《別告訴她》、《瞬息全宇宙》和《西游ABC》等作品的誕生,《摘金奇緣》意義不可忽視。
“這對于好萊塢亞裔電影來說是一件大事,它填補了好萊塢亞裔移民題材的缺失,同時對于好萊塢的亞裔演員來說有了更多被看見和擔任主演的機會。”制片人John Penotti曾這樣對自媒體《三聲》表示。
American Born Chinese——西游只是ABC的注腳
當然,《摘金奇緣》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華人導演執導的電影。
一個細節,電影拍攝的時候,當楊紫瓊在片場巡視廚房時,曾指著桌上的一包味精對朱浩偉說,不能放在這里,朱浩偉安慰她說沒人會在意這個細節。但后來,當朱浩偉把自己和楊紫瓊合影發給父親看,身為中餐大廚的父親完全沒注意到楊紫瓊,直接跟兒子抱怨背景里的味精。
這部電影在內地上映后,也僅僅收獲了一千萬出頭的票房。
數據來源:燈塔專業版
而今年上映的《西游ABC》,其原本的英文名也沒有西游這個前綴,只不過是后面的三個單詞:American born Chinese。
在去年一期播客中,影評人波米提到了《瞬息全宇宙》和上一代好萊塢華語電影的區別,他認為這些電影與其說是華裔電影,不如更準確的說法是華族電影。華裔作為美國的少數族裔被呈現,華裔的問題,也被內化為美國問題。
比如在《瞬息全宇宙》中,貫穿始終的,是楊紫瓊夫妻與稅務局的扯皮,這是一個很經典的美國問題。這類電影和韓裔電影《米納里》一樣,作為美國人的少數民族電影,未來會越來越受歡迎,因為他在鼓勵這些少數族裔在美國“落地生根?!?/p>
韓裔電影《米納里》
這些華裔電影的參與者很多已經是第二代移民,比如生于1983年的《別告訴她》(2019年上映)導演王子逸出生于內地的精英家庭,全家人在她小時候就順利來到美國。
據媒體報道,當王子逸開始找人聊這部電影的想法時,得到的總是同樣的問題:“這到底是部美國電影還是中國電影?”
王子逸認為這就像在問她本人“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一樣,對于這個問題她的回答是:“我是美國人,我在美國長大,我說英文,我的觀點也非常美國化?!钡珜τ谏弦粋€問題,她的回答是:“我想要最真實的表演,所以要中國演員和華裔美國演員?!?/p>
《別告訴她》劇組
她認為是自己要講一個家庭故事,而不是想去拍一部“亞裔電影”,“就像一個白人男性導演沒有想要拍一部“白人電影”一樣,他們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講述自己的家庭故事,而我也一樣。”
“我不明白的是為什么我們是少數族裔(Minorities)?”在今年奧斯卡得獎后,楊紫瓊和媒體聊起《摘金奇緣》成功,并且聊起起了這個詞匯,“這個詞意味著什么?為什么這個詞匯甚至能夠存在?”
一方面,華族電影的拍攝,正是為了讓華裔創作者們讓華族融入美國身份,他們希望這是美國電影而不被看作外語電影,另一方面,他們又在用這些電影來進行自身權益的表達,與對白人文化霸權的溫柔革命。
在北美的媒體口徑里,這些華裔電影一般被納入亞裔的范疇里講述,這已經是一種主體性的合并與變更?!墩鹌婢墶穼а葜旌苽ゾ驼J為,這些作品以及對作品的解讀,是對幾年前對社交網絡上#OscarsSoWhite、#WhitewashedOUT 等浪潮的重要回應。
“我們是來自世界各地——亞洲與否——更新觀點的更大運動的一部分。對于亞洲講故事的人、電影制作人和演員來說,希望這能告訴他們我們的時代到了。”
#OscarsSoWhite浪潮
華裔創作者們希望在亞洲的概念里,定義自己,這是一種表達的自覺,還是為了便于北美主流的注視框架去理解自己,不得而知。
但效果確實達到了。北美的評論認為《摘金奇緣》對亞裔的意義來說就像黑豹對黑人社群一樣,對少數族裔是燈塔,對好萊塢所有那些說不能或不應該這樣做的人則是一記大而閃亮的中指。
在美國種族的不平等結構依然存在的情況下,這些華裔影視為ABC們提供了不那么激烈地表達訴求的窗口,以及一次心靈按摩的機會。
《西游ABC》的主演Ben Wang在 6 歲時從上海來到美國,在六年級或七年級之前,他是班上唯一的亞洲孩子,他認為這些華裔影視作品,正在讓他所處的不同世界彼此和解:
《西游ABC》
“因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當我和媽媽在家慶祝農歷節日,然后第二天我去朋友家和他的大金毛獵犬一起過夜,早餐吃甜甜圈時,確實感覺在世界之間跳躍。就像住在兩個或三個或四個不同的地方,這些地方完全分開并且彼此不交談。
我認為《瞬息全宇宙》和《西游ABC》是關于使這些世界彼此和解。我們不必覺得自己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并在它們之間跳躍;我們可以同時參與其中?!?/p>
Everything Everywh#101;re All at Once——在不同世界危險跳躍
其實,不同世界的裂隙比Ben表達的更加劇烈。華人在北美的困境更多是社會性的,甚至在影視行業也是如此。
2021年美國當地時間3月16日,亞特蘭大發生一起連環槍擊案。一名21歲的白人男子接連襲擊三家按摩院,造成8人死亡,其中包括6名亞裔女性。之后這起槍擊案,引發了紐約、芝加哥、亞特蘭大等全美多個城市爆發“停止仇恨亞裔”抗議游行和集會。
針對亞裔的暴力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根據2023年3月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報告,美國的反亞裔仇恨犯罪比前一年大幅上升(2021年有746起事件,而2020年只有249起)。
Cathy Park Hong在她2020年出版的《Minor Feelings》一書中將“Minor Feelings”描述為亞洲人在違背美國社會強加給自己的標簽時被指責的情緒。當表達輕微的情緒時,它們“被解釋為敵對的、忘恩負義的、嫉妒的、沮喪的和好戰的,影響歸因于白人認為不合時宜的種族化行為?!薄拔覀兊母惺苁欠磻^度,因為我們對結構性不平等的生活體驗與他們所迷惑的現實不相稱?!?/p>
而在朱浩偉提到的#OscarsSoWhite運動之后,奧斯卡仍然很白,不過不再是從表相,而是從內部的權力結構來看。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最新的好萊塢多元化報告,亞裔美國人約占美國人口的 7%,但在2022 年影院上映的電影中,亞裔僅占主角的2.3% 和角色的 6.5%。在幕后,亞裔在去年影院上映的電影中占導演的 5.6% 和編劇的 4.5% 。
白人仍然在影視行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截至 2020 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最近一次分析電影制作公司(studio)數據時,11 個主要和中等主要電影制作公司的負責人,如主席和首席執行官,有 91% 是白人,82% 是男性。
這些真實存在的問題,很難出現在美國流行的華裔電影和劇集里。
論文《被復制的母女關系和被私域化的華裔美國電影》指出,《瞬息全宇宙》等電影,一直將華裔的問題私域化,通過策略性地將其轉化為家庭內部母女兩代人的沖突,遮蔽了這些家庭可能在社會上面對的生存域掙扎問題,似乎是華人自身的傳統,導致了他們融入北美的困難。
《瞬息全宇宙》
兩代移民的觀念沖突,也最終以美國價值觀獲得勝利,比如在《瞬息全宇宙》里,固守傳統的媽媽楊紫瓊最終為女兒向外公出柜,算是為美國的政治正確進行了又一次加冕。
至于在《西游ABC》中,對于華裔兩代的呈現也仍然少不了刻板印象,而問題的解決則十分輕飄飄,似乎只要主角和白人配角碰一下拳頭,就能夠解決之前的種族隔閡,而片尾主角和白人女主的接吻,更將這種社群融合的態度又一次用“愛”的方式擺到眼前。
另外的問題,就是北美對于東方的想象(哪怕是在北美內部的東方),也仍然沒有脫離東方學的那套邏輯,是北美人理解的東方。這是否是對華裔印象的另一種固化?
演員Daniel Dae Kim在圣丹斯電影節的小組討論中提到,《摘金奇緣》讓每個人都想做更多的亞洲項目,但只想做Crazy Rich Asians。如果你有一個項目與超級富有、超級富有和超級快樂的人無關,那么他們就不感興趣。“我們不僅難以找到亞裔美國人的其他寫照,而且還承擔了必須代表所有亞裔的額外負擔?!?/p>
《摘金奇緣》
和黑人電影相比,華裔影視顯示更多是,多找自己問題,多和解,少談仇恨與沖突本身。主創們也不斷向媒體表示,他們所關心是關于家庭、親情和愛。
《西游ABC》中的馬來西亞女演員楊雁雁認為,自己被劇集中兩代移民間的母子關系吸引,“這真的是關于人際關系,這真的是關于家庭關系,不分種族,不分年齡……我們真正關注的是愛?!?/p>
但歷史告訴我們,關于社會結構的問題,恐怕不是完全靠表達溫和的愛就能夠解決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毒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免責聲明】
關鍵詞:西游ABC
十個少年們收獲了自己種植的水稻,也收獲了第28屆白玉蘭獎“最佳綜藝”的提名。6月9日,《種地吧》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蔣敦豪和趙一博擦干凈手和褲腳的泥土,到現場作為種地小分隊的代表進行分享。
騰訊視頻變了。這是許多人今年談及騰訊視頻,尤其是談及“鵝劇”時的常見論調。從年初的科幻劇開山之作《三體》,到豆瓣評分高達9.5的懸疑劇《漫長的季節》,再到2023年華語都市愛情劇最高分的《愛情而已》,今年的騰訊視頻劇集,似乎向大眾展現了不太一樣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