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欣媛
編輯|劉南豆
“大家有沒有給自己的家庭群設置免打擾?”
提案陳述臺上,《半熟家人》的制片人鄭詩怡和導演賀偉源,拋出的這句話迅速吸引了現場所有人的注意。臺上的鄭詩怡和賀偉源講述著他們的電影項目,同時還有他們自己真實的故事。
“我沒有問題,謝謝?!迸_下的導師高一天簡單直接的反饋,讓臺上的兩人有些意外。并不是所有作品都如《半熟家人》這般“幸運”。
《半熟家人》陳述環節(圖源:微博@FIRST青年電影展)
陳述工坊的彩排環節,作為提案導師的FIRST影展CEO李子為和運營總監高一天經常會對臺上的創作者提出一針見血的評價。“你的預算到底是300萬還是3000萬?”“不發言的時候就不要站在前面?!薄吧碜硬灰蝿??!薄瓘淖髌穬热莸絼撟髡郀顟B,臺上展露出來的每一個細節,都會被臺下的評審快速糾正。
這幾乎是每年FIRST電影市場公開周第一天都會出現的場景。年輕的創作者們獲得一次演練的機會,他們需要在有限的5分鐘之內,展現自己的作品亮點以及個人表達能力。在第四分鐘結束后,臺下的響鈴就會響起,提醒他們所剩不多的時間。在每年的演練中,緊張、局促、尷尬都時常發生,但一周之后的正式提案環節,創作者們都會以全新的樣貌出現在大家面前。
從工坊經驗分享到一對一項目指導環節,為期一周的交流學習,創作者們既豐富了自己的創作視角,也對市場有了更具體的認知發現。
今年公開周,FIRST組委會的“玻璃房”要比往年擁擠得多。屋子里滿滿當當坐滿了人,走廊有人靠墻站著,屋外有人拉開了窗戶,探頭聽著。這群人中,除了“??汀敝破?、導演、攝影師、編劇外,多了一些新的成員——演員。
FIRST ONE“ONE里挑一”演員推介企劃的加入是今年公開周最大的亮點之一,演員們深入到具體議程中,跟創作者們進行現場交流,提供更多維的視角,以及更獨特的理解。
「ONE里挑一」演員推介企劃分組面試環節合照(圖源:微博@FIRST青年電影展)
在FIRST影展創始人宋文看來,對于FIRST來說,這個關于演員的企劃活動并非是一個完全新鮮且陌生的事情。在FIRST過往的歷程中,表演視角的介入常常頗具成效:第15屆FIRST訓練營時,作為表演顧問的趙又廷專門開發了一堂表演課程,深受當時導演們的歡迎。此外,在過往諸屆產業放映和訓練營中,也有諸如徐克、烏爾善、張頌文、湯唯和演員分享過與表演有關的寶貴心得。
在舉辦了一系列表演分享活動之后,宋文漸漸觀察到,一些表演課程中,有些導師會帶著自己的助教演員來到現場,也有一些演員會主動來到市場公開周,參加培訓之余,也希望和同在現場的青年導演進行交流。
“實際上有一個市場需求在這里面,年輕的導演需要認識更多的演員,新的演員也希望和年輕的電影導演建立更充分的交流,”宋文告訴毒眸。FIRST ONE便是他們搭建的那個聯系導演與演員的溝通橋梁。
按照過去的做法,在電影項目的早期階段,導演并沒有機會跟演員進行交流,大部分都要等項目資金完全到位,再通過經紀公司或者副導演安排見面。這意味著演員無法參與到項目的前期籌備階段,導演也失去了對表演層面“想象”的可能,從而削弱了他們對自己作品的判斷。對那些經驗并不成熟的年輕導演來說,這種情況尤為嚴重。
在FIRST,演員重新回歸了最初的定義,它和其它電影工種一樣,成為貢獻給創作的一股力量,從表演的角度出發,刺激導演產生新的創作靈感。
在今年公開周,演員的加入進一步豐富了年輕導演的創作思路。表演工坊環節里,幾位“ONE里挑一”的演員對創投項目的劇本片段進行了現場演繹,臺詞表達和人物狀態可視化的呈現,讓導演們對自己寫下的文字有了更直觀的感受。與此同時,演員從自身理解出發給到的意見,也讓導演對劇作本身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同樣,這種交流對演員來說也十分重要。作為一個創造性的工種,演員需要不斷積累對創作的理解,才能有效轉化為生動的表演。
FIRST ONE并不提供純粹表演技法培訓,而是更關注深化演員對表演的理解:“我們的課程可能簡單到一起看一部電影,有可能是一起圍讀一個劇本,也有可能是討論一個電影技術性問題。”。
宋文介紹道,FIRST將通過更多的交流活動和分享論壇,提升演員的電影審美。同時,通過FIRST自身的單元板塊設置,演員們可以獲得試煉、學習的機會。在FIRST ONE為期一年的項目里,更多地想要提升演員審美、交流、感知等層面的成長。就像宋文說的,“FIRST ONE不做演員經紀公司的事情,也不做‘演員創投’。或許用‘學院’來形容,會更貼切的詞匯”。
在這片電影烏托邦里,新的角色正在加入進來,恰是因為他們的加入,激發著創作者們更多的想法,“撒野”的野性魅力依舊在這里扎根、生長。
“沒看到你的劇本前,我不可能給任何明確的結論。”在“策略規劃局”分享課上,導師閻云飛面對年輕創作者的提問,立馬給出了回答。
在市場公開周,這樣直接、銳利的對話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年輕創作者在市場的迷茫和創作的糾結間,迫不及待想要得到一個答案,面對這些真實的疑惑,所有導師評審都在用最真實的經驗之談來予以回應。尤其在一對一的工坊環節,每一位評審在一個小時內對作品進行全方位的“望聞問切”,當問題變得具體,針對性也變得更強。
“這段闡述特別好,我建議往前放……”“這段不要,這段太大了,相關的思考并不獨特……”評審齊康讓導演胡英海將自己的項目《野人俱樂部》從頭到尾講述一遍,小到提案PPT先后順序,大到項目敘述邏輯合理性,齊康都給予了細致的建議。
開發導師齊康(圖源:微博@FIRST青年電影展)
在公開周,這些行之有效的建議對創作者來說彌足珍貴。張覺方告訴毒眸,很長時間她都覺得《山神的媳婦》的劇本有進步的空間,也收到不少劇本問題,可是一直沒有解決方案,這讓她感到頭疼。
“康春雷老師的提出來一個很直接的問題,直擊要害:我們的世界觀沒建立好,沒講好這些人是誰?他們怕什么?”在張覺方看來,導師康春雷在一對一指導中不止提出了問題,還給出了他們需要的解決方案,以及分析出了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些問題,這些具體的回答對張覺方而言非常重要。
開發導師康春雷(圖源:微博@FIRST青年電影展)
正是這些真實的聲音推動著創作者們的成長,在這些坦誠的交流間,創作者的想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今年的公開周,宋文同樣表示他聽到了很多特別刺耳的聲音,有些甚至連他都“感到有些不適”,不過,更多時候他感到欣慰,“這個階段你一定要聽到相左的意見,所謂的贊美和歌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你一定要聽非常多反對的聲音?!?/p>
面對這些建議,創作者該以怎樣的心態進行選擇,同樣也在考驗著他們,“一個項目成還是敗,能走多遠,其實還是看作者自己,他是需要選擇哪些東西是適合他的,這是一個非常模糊的一個感受,坦白來講,導演本質上就是一個選擇的藝術?!彼挝恼f道。
今年的市場公開周,一共收到了467個投遞的電影項目計劃,其中,24個創投會劇本以及5個X名單代表、29個產業放映預選進入了入圍名單。
在這些的作品中,宋文觀察到一個趨勢,今年的創作者的作品普遍呈現了一種當下性?!斑@是非常好的現象,藝術不能離開當下,我覺得至少年輕作者們沒有沉浸在歷史觀里,而是放眼當下,這蠻重要的?!?/p>
從本身的生活經歷出發,從普通視角反映廣泛的社會情緒,是今年創作者們一種默契的共識?!痘囊扒笊芬詫а葑约杭彝ブ幸钟舭Y妻子和自閉癥的兒子的生活經歷出發,將日常生活中的崩潰外化成了一個探險題材電影;《野人俱樂部》導演觀察到都市人面對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以及網絡上“馬嘍”模因的廣泛傳播,構思了一個反映當下年輕群體社會壓力的荒誕喜劇故事。
然而,這些融合了創作者細膩情感的個人表達,如何借助影像的力量打動更廣泛的大眾群體,如何切入市場維度進行更加類型化的表達,也是創作者們普遍下意識會考慮的問題。
在商業片和文藝片兩表達路徑之間,在影展和院線兩種投放路徑之間,創作者們都已經有了比較明晰的一個判斷,但是為了保留自己的表達,面對當下難測的市場環境,創作者普遍呈現出一種焦慮。導演胡英海拿著《野人俱樂部》跟許多投資公司在聊的時候,投資公司會建議電影往市場上已經成功的《年會不能?!分惖纳虡I片靠近,“我比較擔心,如果往這個方向調整,會更好找投資,但是我真正想要的東西也會被削弱?!焙⒑Uf道。
可以看出,創作者的焦慮與顧慮某種程度上,其實也說明了創作者已經從商業文藝的單一性選擇,轉向了更高階表達類型的融合問題,而這種作者電影的類型化處理,在宋文看來恰恰是電影創作里最難的。
一味困滯于市場類型也不見得讓作品有更好的結果,宋文以之前的《愛情神話》為例提到,邵藝輝導演在參加創投會的時候,并沒有聊過明星制作,反而在不斷討論電影的文本。而伴隨著文本的不斷優化,那些加持影片市場性的因素像“自來水”一樣涌現出來?!拔覐奈业慕嵌壤斫猓ㄊ袌觯┻€是鼓勵這種有靈魂、有當下性、有趣味的文本?!?/p>
評審齊康也給出了相似的回答,在解答導演胡英海的困惑時,建議他要先“走一圈兒”,“這一圈兒不行,我們再尋求變革,但別被夾在這里,要先找到一個最恰大的外延形式?!?/p>
提案陳述現場(圖源:微博@FIRST青年電影展)
雖然青年創作者們還未有機會接觸到電影市場,但環境的波動或多或少影響著他們的表達或者心態,唯一不變的只剩下他們對電影的態度。
在7號院的草坪上,創作者們總會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暢聊,他們聊項目的完成情況,聊故事的細節發展,他們聊電影時呈現出來的狀態,仍舊是赤忱真摯的樣子。
一面研究現實,一面繼續理想,年輕的創作者們仍舊有頑強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也會指引著電影市場會有更好的未來。電影需要新人,也永遠會有新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免責聲明】
關鍵詞:FIRST | 電影
618開始快一個月了,幾乎所有直播間里都沒有佳訊傳來,董宇輝在其中已經算是為數不多號召力尚存的頭部主播了,但偏偏他是對主播這個行業最缺乏身份認同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