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水
編輯|劉南豆
在《姥姥的外孫》于平淡的國內市場突破一億票房之前,它早已在全球范圍內取得突出的表現。
全球票房達2700萬美元,泰國國內票房達3.39億泰銖,占總票房將近四成?!独牙训耐鈱O》也是泰國當之無愧的年度票房第一本土電影,同時是影史票房排名第十一的本土片。該片征戰東南亞的成績斐然,登陸印尼、新加坡、緬甸、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之后,均刷新了當地泰國電影的票房紀錄?;蛟S,重新審視泰國電影業的時刻又來了。
(圖源:貓眼專業版)
疫情的沖擊曾使泰國電影產量跌出歷史新低(2021年的產量僅為23部),不過這兩年又重新回暖。先是去年經歷票房的大落與大起,上半年院線悄然無聲,下半年則殺出《送葬人》與《鬼滴語》兩部擠進影史票房前十的影片。它們壓倒當年的好萊塢進口大片,分別奪下年度票房的冠亞軍。
到了今年,則沖出《姥姥的外孫》這種海內外大賣的影片。根據其商務發展廳顯示,2024年電影注冊資本同比增長146.44%,資本的不斷流入,也顯現出行業的前景可期。而泰國的頭號院線公司Major Cineplex表示,今年本土電影收入占比上升,占據總收入60%,更進一步宣稱,一個泰國電影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
泰國稱不上是一個電影大國,據國內學者統計,近兩年泰國電影年均產量僅為六十余部,而整體票房天花板也相當有限。但憑借成熟的類型策略與市場方針,再加上流媒體入局后的加速,泰國電影愈發顯露出擴張之勢。
泰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和所有小語種國家的市場進程有不少相似之處。
比如,雖然國內市場體量有限,但泰國影片的類型片卻相當成熟,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強代表性類型。從千禧年早期的史詩片和動作片等硬核類型,到近十余年的恐怖片、愛情片與喜劇片等,大制作慢慢從泰國主流類型中隱身,取而代之的是更小而精的類型方針。一方面,這當然有助于降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這也是隨著年輕觀眾口味變化而轉移,新一批的影片更強調對觀眾痛點與爽點的精準捕捉。
泰國國產片影史票房榜
類型雜糅愈發成為重要趨勢,在2013年的《鬼夫》大爆之后,恐怖元素+喜劇框架的配方常出現于大銀幕上,打破單一的類型模式,讓影片更具可看性。一些爆款影片也呈現出系列化、IP化的趨勢,就如IP壽命長達十年的《頑皮鬼》系列,將恐怖元素于校園喜劇融合的《這個高中沒有鬼》系列,還有從2019年延續至今的《鬼寺兇靈》系列等等。
然而,發展到后期,與所有系列電影一樣,難免出現口碑下滑和千篇一律的困境。近兩年來,泰國本土評論家也擔心觀眾遲早會對愛情喜劇和恐怖喜劇感到厭倦。部分影片會試圖在類型雜糅的基礎上,再尋找高概念的包裝來吸引觀眾。
今年,另一部在泰國破億的本土片《我的寶貝》,正是將愛情片俗套放置在人鬼殊途的設定下,成功登上五月第一周的票房冠軍,算是近年來較為突出的恐怖喜劇。不過,其IMDb評分僅6.4,口碑評價平平。
《我的寶貝》劇照(圖源:豆瓣)
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引發泰國現象級觀影熱潮的《送葬人》,也是走恐怖喜劇的路線。但不同的是,它并非典型的商業類型片,而是小成本獨立制作。
《送葬人》是小成本Thibaan系列的最新一部,這一IP前四部累計獲得兩億泰銖的票房,算不上大熱人氣IP。這一部《送葬人》聚焦于泰國東北部的風俗文化,講述的是一個混雜著搞笑+靈異元素的“入殮師”故事。它由素人演出,情節詭譎,質感相當粗糲。影片原是成本為1000萬泰銖的小型獨立制作,但最終卻創下近7億泰銖的票房成績,成為泰國影史罕見的黑馬,是近十年來票房收入最高的國產片。甚至帶動了不少地區的影院加開午夜場來應對爆滿的觀眾。泰國第二大院線SF稱,最鼎盛的時候,旗下80%-90%的影院都在放映這部影片。
(圖源:泰國頭條新聞)
實際上,《送葬人》帶來的不僅是票房收入,它其實還挖掘了泰國東北部的觀眾,證明其消費能力。常規認知里,泰國的文化資源與消費主要集中于中部的首都地帶,東北地區相對更為邊緣與貧窮。而講述東北風俗的《送葬人》本打算僅在東北部影院上映,但由于熱度高漲,最終得以在全國范圍內熱映。
這屬于相當罕見的本土草根制作與草根受眾的抬頭。但對于不熟悉泰國東北部風土人情的觀眾而言,這并非一部很好進入的影片。就如影片在臺灣上映后,影評人表示無法理解其在泰國的走紅。但不管如何,《送葬人》都給2023年的泰國影業注入有力的強心劑,正是由于它拉動了觀眾,尤其是下沉市場的觀眾進入電影院。
《送葬人》算是這兩年泰國電影產業的一個特例,實際上主流頭部公司還是考慮繼續精進更普世的商業類型模式,選擇到海外市場尋找票房增量。
《送葬人》劇照(圖源:豆瓣)
今年泰國的頭號影片當屬《姥姥的外孫》,就明顯采取了與《送葬人》截然不同的發行模式。影片以華人家庭為背景,在主題表達上本身便很能引起泛東南亞華裔圈子的共鳴,在泰國上映后不久,很快就登上東南亞各國的院線,并打破各地的泰國電影票房紀錄。
7月份,該片在紐約亞洲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放映,進一步謀求更高的國際曝光度。這一動作收效明顯,《姥姥的外孫》在下半年陸續登陸北美、韓國及西歐部分國家的院線。此外,網飛也買下影片的版權,九月上旬已登陸東南亞地區的流媒體平臺??梢哉f,《姥姥的外孫》在票房上的獲勝,背后的發行公司GDH559占了很大功勞。
《姥姥的外孫》引發共鳴(圖源:豆瓣)
GDH由老牌制片公司GTH重組而來。除了《姥姥的外孫》,2017年的黑馬小爆款《天才槍手》也是由其操刀。年輕化路線與豐富的類型策略,是GDH在重組后的成功密碼。GDH針對年輕人市場,建立起了自身的廠牌效應與創作者培養體系。正如在《姥姥的外孫》中首執導筒的帕特波尼蒂帕特,此前曾在《天才槍手劇版》中小試牛刀。
這幾年來,GDH顯現出更多海外擴張的野心。這不是該公司第一次將眼光放向廣闊的東亞市場。早于2021年,GDH便與韓國四大電影發行公司Showbox合拍偽紀錄形式的恐怖片《靈媒》,先后登上韓國與泰國的院線,總票房達723萬美元。
今年,GDH與《天才槍手》的導演納塔吾·彭皮里亞聯手,成立新的制作公司Bask,將以泰國和東亞文化為題材資源,面向全球發行與傳播。據《綜藝》等外媒報道,Bask正籌劃與美國制片公司合作,尋找跨國制作的新模式。
《Bad Genius》導演Baz Poonpiriya 與泰國“Grandma”工作室 GDH 合作推出 BASK Venture(圖源:Variety)
世界電影版圖中,泰國的身影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雖然在制作和出口的數量上相對弱勢,但泰國一直是好萊塢、中國重要的電影拍攝地。
從早期《泰囧》掀起的泰國旅游熱,到近年來《消失的她》《誤殺》中的法外飛地,這片異域土地給中國電影人提供了多元表達的機會。今年HBO劇集《白蓮花度假村》第三季宣布在泰國取景,或將帶動歐美的“泰國熱”。
除了異域風情以外,政策的優惠也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泰國政府在前幾年就提出針對外資拍攝的稅收減免與制作費補貼,愈發意識到電影在拉動文旅和經濟的重要性。今年,官方又放出大動作,建立軟實力委員會,聲稱進一步將泰流文化在全球范圍內推廣。
貝東丹被任命擔任國家軟實力戰略委員會要職(圖源:泰國頭條新聞)
一系列對內與對外的改革舉措,或許足以證明官方在文化產業發展上的野心。在國內制作方面,創作自由是最受電影人關注的部分,盡管泰國于2008年便引入分級制度,但仍存在電影禁映條令,且此權力由官方掌控。
今年,委員會提出,有望允許行業自主建立分級系統,或首先提高審查委員會中行業成員的比例,以釋放創作活力。
此外,Major Cineplex和SF兩大公司對電影放映業的雙頭壟斷,一直讓行業叫苦。而為了提高泰國電影的上映周期與放映頻率,官方委員會提出,定期放映一定數量的本地影片,影院就能享受稅收減免。同時也給觀眾提供票補優惠,以激勵觀眾進入電影院。在吸引外資的政策上,則進一步放寬優惠力度。制作費補貼從15%提升到20%,且有可能還會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以網飛為主的流媒體入局也在加速泰國影業的擴張。自2016年進入泰國市場,又經歷了疫情時的用戶大增長,如今網飛的收入達1.8億美元。今年上半年,Disney+與亞馬遜Prime Video關停了東南亞地區的創意團隊,僅余網飛一家獨大,其在東南亞的影響力還有上升的空間。
網飛在東南亞的擴張依舊因全球化定制策略而飽受同質化的詬病,但總體而言,它的進入還是給泰國電影業帶來相對積極的影響。比如網飛雖不主導制作,但會收購影片版權,進行線上發行。這實際上給本土片,尤其是中小型影片更多的放映空間,在當地的雙頭壟斷放映機制之外,打開另一種可能。受疫情影響而無法如期上映的《鬼女傭》,便靠著網飛的收購收回成本;去年的《饑餓游戲》上映流媒體后,也獲得較好的反響。
《鬼女傭》《饑餓游戲》(圖源:豆瓣)
今年暑假,泰國制作的懸疑劇《無主之屋》登上網飛全球非英語劇集排行榜的第一,是首部登頂的泰國原創作品。這也在印證著,流媒體帶動著泰國影視業的全球影響力不斷上升。
在全球大部分市場電影業的下行區間里,一股直指全球的“泰流”,或許剛到上升曲線。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免責聲明】
關鍵詞:泰國電影 | 姥姥的外孫
觀眾不去電影院了,觀影人次相比2019年減少了45%;爆款數量大幅下降,只有《犯罪都市3》和《首爾之春》兩部影片的觀影人數突破1000萬;行業噩耗不斷傳來,先是發生大規模票房欺詐指控,再是韓國三大獎之一的大鐘獎宣布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