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欣媛
編輯|趙普通
2024年的第一個頂流城市,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早一些。
不到一周,網友對哈爾濱的稱呼已經從“爾濱”變成了“濱”,哈爾濱對南方游客的昵稱從“南方小土豆”變成了“馬鈴薯公主”。熱梗的快速更替,顯示了互聯網對這座城市的集中關注。
據哈爾濱市文旅局大數據測算,元旦三天,哈爾濱接待游客量突破300萬人次,旅游收入59億,均創造歷史巔峰成績。
線下旅游熱度也帶動了東北旅游板塊上市公司股價飛漲。大連圣亞和長白山繼續漲停,兩家公司接連發布公告提示股票異常波動風險,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哈爾濱的“潑天富貴”不禁讓人聯想起去年初夏的淄博。同樣迅猛的崛起熱度,同樣借助互聯網文化進行城市宣傳,同樣用服務態度穩固旅游優勢,在極短時間內,發展成為網紅城市。
值得玩味的是,在哈爾濱熱度高漲的同時,淄博陷入一片冷清,兩座城市成為一種頗為諷刺的現實對照。
今日的淄博是否會是明日的哈爾濱?網紅城市2.0的營銷邏輯,是否只是曇花一現?這個疑問成為懸在每座新興網紅城市頭頂的達摩利斯之劍。
哈爾濱的第一把火早在去年9月就燒了起來。
哈爾濱文旅官方賬號發布視頻《我姓哈》,用土味喊麥的形式,為哈爾濱即將到來的冰雪季進行預熱宣傳。點贊27.8萬,評論11.2萬,該視頻是哈爾濱文旅官方賬號數據最高的一支視頻。
《我姓哈》引來不少關注,但在評論之中,網友對文案的粗淺表示不滿。之后,哈爾濱逐漸轉調宣傳方向,利用城市獨特的異域感,強調洋氣時髦的“哈爾濱公主”。
這種特色的營造,既給予了大眾豐富的想象空間,又挖掘了哈爾濱的城市特色。視頻下有網友評論“哈爾濱文旅好像突然想開了”。
隨著冬季的逐漸來臨,短視頻里東北印象視頻被頻繁討論。東北大雪、東北浴池、東北早市等東北文化特色都成為吸引大眾的關注點。
這些東北特色文化從另一個側面填補了哈爾濱文旅宣傳,形成一個更全面的東北印象。
復旦大學等媒介素質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報告(2023)——媒介演進賦能城市消費活力》報告曾指出,城市形象的傳播,會從“城市景觀”逐漸遞進到“城市生活”。借助短視頻的傳播,哈爾濱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從景觀到生活的進階式傳播。
而讓哈爾濱迎來真正爆發的,是一次“危機公關”。
12 月,哈爾濱的特色景點冰雪大世界進入密集宣傳期,在一些短視頻宣傳中,強調其“冰建區61萬平方米,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場面最壯觀的一次”。作為冬日最火爆的旅游景點,“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詞條在抖音累計播放數達63.7億。
12月18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正式開園,開園不到3小時,園內涌入4萬人。冰雪大世界管理方下午發布公告暫停售票。
超出預期的人流量,顯然是冰雪大世界未曾預料的。不少網友表示,自己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氣,排隊四五個小時。隨后,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引發輿情危機,沖上熱搜。
園內項目不多,縮小了游客的可選擇性,而東北的極寒天氣進一步加重了游客不滿。尤其是,冰雪大世界預約制的人數限定與4萬人的現實客流量存在著巨大偏差。
隨后,哈爾濱文旅迅速反應。冰雪大世界及時安排退票,一天之內冰雪大世界發布《致廣大游客的一封信》,宣布立即開展整改舉措,同時,哈爾濱文旅局領導趕赴現場督導,公開道歉,隨后取消預約制。
一系列舉措,解決游客的不滿的同時,間接為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創造了新的熱度。根據馬蜂窩數據顯示,開園一周后,哈爾濱熱度環比上漲300%。
為了留住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吸引而來的游客,哈爾濱文旅局發布《致哈爾濱全市人民的一封信》,號召市民讓路、讓景,隨后又號召哈爾濱人“做好城市形象代言人”,元旦之際,黑龍江省旅游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感謝信”。三封“信”都看出哈爾濱對于外來游客的歡迎。
之后,哈爾濱推出地鐵擺渡票,乘客可以免費乘坐地鐵往返冰雪大世界和太陽島雪博會景點;路邊搭建溫暖驛站,為南方游客御寒;在索菲亞大教堂搭建人造月亮,滿足游客拍照需求;還從沈陽借鳳凰,鶴崗借丹頂鶴,請鄂倫春族人“下山”……哈爾濱一系列舉措都博得外地游客的好感,也讓東三省人民表示:“爾濱,你讓我陌生?!?/p>
從飯店的凍梨刺身,到街邊烤紅薯提供勺子,出租車司機用“夾子音”跟游客對話,市民自發組成愛心順風車隊免費拉游客,這些互動讓東北的風土人情有了更立體的呈現。而當越來越多的南方人進入東北空間,南北方之間的文化差異性,又為話題增添了新的內容。
線下服務到線上玩梗,形成了一個熱度閉環,哈爾濱的火熱不斷突破大眾的想象,但火燒得越旺,越考驗柴還夠不夠。
與哈爾濱的火熱形成諷刺對照的是,如今淄博正在經歷“寒冬”。
根據百度指數顯示,2023年4月至5月,“淄博”關鍵詞迅速飆升,最高值達到了126380,之后,搜索指數快速回落,恢復到之前搜索指數值,不到高峰期的百分之一。
圖源:百度指數
淄博的高起高落,也看出了網紅城市2.0的困境:紅的快,冷的也快。
造成這樣的原因,一方面是互聯網文化的瞬時性決定的,文化潮流更替性太快,大眾的注意力很難長久聚焦于某一個事物之上。
另一方面,大眾對于營銷本身具有一定的警惕性,當鋪天蓋地的宣傳超過了一定的時間時,大眾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先一步熱情冷卻。
最重要的是,城市本身是否有足夠的內容可供消費。無論是淄博燒烤還是哈爾濱冰雕,都是短期性的旅游宣傳點,對季節的要求強。當季節一過,很難不被下一個網紅城市搶奪注意力。
以淄博為例,當時的火爆,借助了“大學生特種兵”的熱梗,也有當地文旅積極響應和熱情好客的加持,但現實的問題是,淄博并沒有更多特色旅游資源,可以源源不斷地吸引游客。
最終,網紅沒有發展成長紅,流量沒有轉化為留量,錯失了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相較而言,哈爾濱具有一定的旅游資源。省會優勢讓它集合了黑龍江省的經濟支撐;中歐文化的交融又讓哈爾濱具有另類的城市特色,太陽島、圣·索菲亞教堂等景點也可以滿足游客更多的旅游需求。
問題在于,哈爾濱主打的還是“冰雪季”的季節氛圍,具備時效性。無論是淄博還是哈爾濱,背后折射的是旅游城市和網紅城市的本質性差別。
長沙、成都、青島、廈門等旅游城市經歷過長時間的市場檢驗,已然具備了旅游城市的基本要求,既擁有多個特色景點支撐不同游客不同時間節點的光臨,保證旅游的長時性,又有成熟設備體系,滿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而無論是淄博、哈爾濱還是下一個城市城市,除了短線熱度,還需要發展長線價值,最終,從網紅城市進化成旅游城市。開拓品牌思維,也是每個網紅城市的必修命題。
其實,無論是哈爾濱還是淄博,都踐行了“線上玩梗+線下服務”的營銷思路,依靠互聯網營銷,注重顧客的感受,形成全民性的旅游風潮,它們順應了互聯網發展,站在風口之上,抓準了時機。這套流量密碼本身是值得其它非傳統旅游城市參考。
只是,互聯網永遠不缺新梗,就像站在2023年尾回顧年初的梗,都會有種恍如隔世感。當這種文化熱梗嫁接到城市之上時,對城市的考驗變得更大。
就像淄博燒烤熱催生了當地不少燒烤店開張,但是如今熱度冷卻,盛宴之后,留下的可能是一片狼藉。城市本身的發展牽動的不單是一個景點的興衰,背后更多是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以及一群當地人的生存未來。
很多人在討論這次的哈爾濱熱潮能不能振興東北旅游業,這還是個太遙遠的話題。當下最重要的是,哈爾濱能不能保住自己網紅城市的名頭。這個答案,可能需要在下一個冬天揭曉。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免責聲明】
關鍵詞:哈爾濱 | 淄博 | 網紅城市
這其中,不能忽視的是平臺的力量。在《繁花》從立項到播出的過程中,騰訊視頻既是堅定的支持者,給予了導演在內容上充分的自由度和尊重,同時也是重要的推動者,在商業層面、電視臺發行、播后宣傳、運營等重要環節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