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睿琦
編輯|張嘉琦
好久不見,國產電視劇已經從抓“小三”進階到抓“老三”了。
在電視劇《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中,一頭短發,常年工裝的38歲銀行經理“老三”楚志娟近期在輿論場引發熱議,人們拿著她和鐘楚曦飾演的美貌原配“安心”的圖進行對比,熱衷于猜測到底誰是原配,誰是“小三”。
楚志娟(左)與程安心(右)
很快,風向轉變。網友發現這又是影視劇中常見的圍繞女性的“雌競”陷阱,而男性在慣常的“抓小三”戲碼中再次美美隱身。
從最早在男凝視角下建立的美艷“小三”,到平易近人的無辜“綠茶”,再到此次出圈的“老三”,“小三”形象的不斷變化,與國產劇內容隨社會環境和輿論變化的轉向相暗合,而此次圍繞“老三”產生的討論與爭議,實則是觀眾對于傳統“小三敘事”的一種反抗。
出圈的“小三”形象(圖源:微博)
作為影視劇中常見的人物形象,“第三者”暗含對于人性、欲望、道德、倫理等諸多問題的思考,一直以來也是影視創作者們探討道德邊界、晦澀情感的常用橋段。
但能夠看到的是,國內影視劇對于“第三者”形象的塑造越來越套路化,觀眾們也已經看夠了負責制造狗血戲碼以及讓人血壓飆升的刻板“小三”。
“小三”日漸工具化的背后,實際上是創作者們的一種偷懶,以及與觀眾的漸行漸遠。
“老三”火了。
在《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中,男主角秦峰在妻子出車禍后,與自己的上司楚志娟“搞”在一起,這位楚志娟就是最近引發激烈討論的“老三”。
“老”,是比“三”更能引發觀眾討論的點。設定上,楚志娟是一位38歲的銀行經理,原著中用“土氣”和“老氣”來形容,呈現在劇中的樣貌也與此描述貼合,這是楚志娟被觀眾調侃為“老三”的主要原因。
楚志娟劇照(圖源:微博)
有人說楚志娟看起來就像穿著老年人內褲,有些人則說楚志娟渾身散發著“老人味”,和男主秦峰的超市調情片段更是被網友調侃為“騷擾老年人”。男主秦峰媽媽的一句“你真是餓了,什么都能吃得下!”更是點在了觀眾的笑穴上。
當這樣一個角色成為第三者,觀眾開始坐不住了。
“老三”楚志娟與妻子安心并肩站立的截圖,成為社交媒體上瘋傳的梗。眾多女性觀眾拿著這張圖讓自己的男朋友猜二人關系,有人猜父女,有人猜爺孫。當得知美貌安心是原配,相貌平平的楚志娟是“老三”的那一刻,觀眾們又迎來新一輪狂歡。
但伴隨著劇情的推進,輿論風向也在快速發生變化。
當討論焦點集中在對于兩位女演員樣貌的比較上時,部分觀眾敏銳地察覺到,“老三”出圈的背后,實際上又是新一輪圍繞女性樣貌的雌競:相貌平平的楚志娟應該是面臨危機的正房原配, 美顏魅惑的安心才應該是“小三”。這一方面是觀眾受國產影視劇小三形象套路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對容貌霸權的一種默認。
除此之前,頗為出圈的“讓男友猜關系”的社交熱梗,也失去了前期火速出圈的娛樂性,而是被觀眾咂摸出其底層邏輯:當置于同一畫面的兩位女性,需要通過被男人判斷關系來賦予娛樂的那一刻,其存在就不再是娛樂。而是網友們口中的“魚肉問刀俎,哪個更鮮嫩?”
關于“第三者”形象的輿論討論,從未像這次轉變迅速。過往的第三者形象,不管是《回家的誘惑》中的艾莉,《三十而已》的林有有,還是《我的前半生》中的凌玲,從角色到演員本人,迎來的都是觀眾一邊倒的辱罵和嘲諷。
艾莉、林有有、凌玲劇照
林有有的扮演者張月劇播期間被罵到關閉微博評論;凌玲的扮演者吳越也要在各種場合解釋凌玲的人物特性;就連這次“老三”的扮演者王檸,也在采訪中坦言,接這個角色做了很大的心理準備。
這次對于”老三“討論風向的快速轉變,并不是觀眾接受“第三者”形象并為其洗白,而是在輿論層面,大家對于女性角色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一方面,這種變化來自逐漸穩固的女性意識。觀眾不再滿足于傳統的“抓小三”狗血戲碼,常見的“女女對決”的情節也會讓觀眾在雌競的隱形氛圍下感到疲憊;另一方面,觀眾也變得更加敏銳了,在小紅書、抖音上的“老三”內容下方, 高贊留言是,“別營銷楚志娟了,好好做劇比什么都強?!?/p>
從“小三”到“老三”,國產影視劇中的“第三者”形象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早期的“小三”,更像是“好人”。比如1990年《渴望》中的竹心、1999年《牽手》里的王純,她們在發現自己成了第三者后,都自動退出關系,表達對妻子的贊美,并對男性角色進行規勸。
比如竹心在離開王滬生時,苦口婆心說道,“你應該擔負起這個責任,應該對得起慧芳?!贝藭r期的“小三”是“闖入者”,也是“規勸者”,這種影視劇敘事也更符合當時受眾的觀看喜好。
竹心劇照
同一時期的《來來往往》,則塑造了一個更愛自己,也更立體的“第三者”——林珠。相比于之前的“好人”,林珠明顯性格更加復雜。她愛有婦之夫康偉業,但也更愛自己,在一段關系中足夠清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旦對方不能提供就立馬轉身走人。這樣精明、自我的“第三者”形象為當時的影視劇敘事提供了一種新鮮感,也影響了后續的角色創作。
林珠劇照
十年之后,《蝸居》開播。劇中的海藻有些林珠的影子。海藻受夠了和男朋友攢錢買房過苦日子,甘做市長秘書宋思明的“小三”。這樣的一個角色在當時引起了廣泛討論,其中所涉及的貧富差距、階級躍遷、人性道德,讓海藻這一角色變得復雜立體,圍繞海藻的討論延續至今。
《蝸居》劇照
隨著傳播媒介及影視劇創作的發展,國產劇集創作開始受到港臺劇集影響,尤其是臺灣第一言情天后——瓊瑤。在瓊瑤的多部作品中,“第三者”的形象開始超脫大陸觀眾認知,比如說出“我是來加入這個家,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新月格格;以及“你失去的不過是一條腿,紫菱失去的可是她的愛情??!”的費云帆。
新月格格劇照
在這種創作氛圍以及兩岸三地加強影視合作的影響下,“小三”在這些電視劇中開始成為狗血劇情的推動者,也變得越來越刻板化、臉譜化。
2011年,臺灣偶像劇教父沈怡翻拍《天下父母心》,在湖南衛視推出電視劇《夏家三千金》,隨后又推出《愛情真善美》,夏友善、夏天美、楊真真姐妹三人互為“小三”,劇情也同樣反轉不斷,賺足觀眾眼球。
《夏家三千金》(圖源:豆瓣)
或許是嘗到甜頭,湖南衛視在同年推出翻拍自韓劇《妻子的誘惑》的劇集《回家的誘惑》。劇中兩大女主角林品如、艾莉繼續互為小三的亂斗戲碼,加之一眾狗血元素,讓這部劇集拿下當年湖南衛視的收視冠軍,秒殺此前創下收視紀錄的《大長今》,艾莉也成為頗具代表性的“小三”角色。
艾莉劇照
此時期的“小三”有兩個特點。在外形上,這些“小三”或妖艷或清純,總之能滿足男性幻想下對于“小三”的刻板印象;其次,在形象塑造上,這些“小三”開始出現同質化趨勢,主要負責推動男女主角關系進展,或者提供狗血戲碼,刺激觀眾眼球。
這與當時的播出媒介有很大關系。此時期劇集主要還是以臺播為主,服務對象是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年齡階段的用戶,因此需要用傳統刻板的“小三”形象吸引觀眾。
但來到網播時代,“小三”的外在形象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這一時期的“小三”更鄰家,也更普通了。
比如《三十而已》里的林有有、《親愛的小孩》中的朱珠、《喬家的兒女》中的女大學生小孟以及《我的前半生》里的凌玲。
《喬家的兒女》劇照
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觀看群體的變化。女性成為了毋庸置疑的觀劇主力軍,具體到都市言情劇中更是如此,為了讓女性觀眾更有代入感,“小三”就此發生變化。
扮演《我的前半生》凌玲的演員吳越也曾與金星討論。金星認為,凌玲外表無攻擊性,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這比艾莉一樣的美艷“小三”,更容易引起女性觀眾的代入感和不安全感。
雖然形象有巨大變化,但現階段偶像劇中的“小三”與十年前的“小三”似乎并沒有本質變化,依舊用狗血戲碼激化矛盾,以及負責抬高收視率和播出熱度。
《三十而已》劇照
不管是林有有還是朱珠、小孟,劇中的她們仿佛被下了蠱,統一沒有自己的故事線,最大的故事就是沒來由地愛上男主,然后與女主斗法,越耀武揚威,熱度就越高。這種對“第三者”形象的扁平化塑造,也讓“第三者”除了承擔罵名與收視率之外,再無他用。
當然,在陳詞濫調中,也有一些創新之舉,比如讓原配和小三做好朋友。都市劇集《好事成雙》《燦爛的轉身》都使用了這種創作邏輯??此圃湫∪贩?,實際“girls help girls”,最后攜手斗渣男。
《好事成雙》《燦爛的轉身》(圖源:豆瓣)
但真的“help”了嗎?至少從現在的用戶反饋來看,這一招并不奏效。
一方面,這種看似“girls help girls”的戲碼背后,是以女性互助掩蓋出軌造成的感情傷害,以及最后不管如何“help”,前期的關鍵點仍是“斗”,而引發矛盾的男性角色再次隱身,留下兩個女性承擔罵名。
這種簡單粗暴取悅女性用戶的手段還有最近涌現的“男小三”。前有《做自己的光》中由劉宇寧扮演的蔣俊豪,高大帥氣,明知女主何歡沒有離婚還對其窮追不舍,最終從“債主”關系發展為戀人;后有《我知道我愛你》由張晚意飾演的寵物醫生趙晉,也是在知道女主許諾有結婚對象的前提下,不斷與女主見面,發展關系,最終走到一起。
《做自己的光》《我知道我愛你》(圖源:豆瓣)
和充當“破壞者”形象的“女小三”不同的是,國產影視劇中的“男小三”往往是扮演著“拯救者”的角色。有“男小三”的劇集里,女主的感情關系、生活現狀往往面臨危機。比如何歡的老公和“小三”跑了,媽媽生??;許諾談了快十年的男朋友既不說結婚,也不提分手,感情狀態擱淺。
此時出現的“男小三”在劇情結構上來說,比“女小三”要順理成章地多,而且“男小三”一般都是主角,可以得到編劇豐富、立體的刻畫,原配反而看起來更像是一段關系的“破壞者”,觀眾在潛移默化間開始理解“男小三”的處境,甚至產生移情,最終得到需求與幻想的滿足。
不管是“小三”“老三”還是“男小三”,第三者這一形象在影視劇的創作中其實很常見。由于游走于道德邊界,一般在第三者形象背后,充斥著創作者對人性、道德、欲望和倫理的思考。
比如《花樣年華》里的蘇麗珍與周慕云,在王家衛的鏡頭語言與敘事結構下,這對伴侶雙雙出軌的角色,帶來了極致的曖昧氛圍以及克制但又濃烈的情感;《色,戒》中愛上易先生的王佳芝,也是一個相當不同的“第三者”形象,在影片的討論頁面下方,還有觀眾認為,王佳芝并不能用簡單的“第三者”概括;講述異鄉人在東京產生的曖昧與模糊情感的《迷失東京》也收獲了眾多好評。
《花樣年華》劇照
這些形象各異的熒屏角色在電影中得到創作者們極盡筆墨的書寫,加之電影特有的氛圍、情節營造,讓第三者的形象得到了更多來自人性層面的刻畫,其所隱含的感情游走以及道德邊界也更能引發大眾層面的討論。
在劇集領域,以“出軌”為母題的創作也不在少數。
美劇《致命女人》直接圍繞出軌展開劇情,融合懸疑、喜劇等元素,“小三原配手拉手做好朋友”的情節在劇中也得到呈現。
作為創造出《絕望主婦》的編劇,Marc Cherry在《致命女人》中并沒有將矛頭對準女性雌競,而是圍繞著出軌這一核心情節進行合理編排,最終劇中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均得到她們想要的自由。男人們不再從風暴中心“隱身”,而是真的徹底消失。
《致命女人》(圖源:豆瓣)
韓劇《春夜》則刻畫了圖書管理員李靜仁和藥劑師劉志浩在生活重壓下的曖昧情感。為了表達生活的重壓感,編劇還對兩位主要角色的原生家庭進行了充分的刻畫——李靜仁家庭古板嚴肅,姐姐婚姻失敗,想對父權家庭進行抗爭;劉志浩作為單身父親,則想靠近原生家庭。
這種對于角色的詳細鋪陳,既能讓觀眾感受到成年人談場戀愛的不容易,也更能理解二人在這種生活困境下產生的涌動情感,加速觀眾與角色的共情。
《春夜》劇照
而翻拍自《春夜》的國產劇《我知道我愛你》,明明是相似的故事,但卻讓人感到困惑。原著中男女主角的感情逐步升溫,被改編為第一次見面就親密接觸;女主角對于畸形父權家庭的反抗以及母女四人的彼此支撐都被簡化,僅剩的最大賣點是“背德感”與“男小三”。
《我知道我愛你》劇照(圖源:微博)
這也暴露了國產影視劇寫不好“小三”的主要原因——只借“小三”的殼,卻講不好小三的核。既然套用了“小三敘事”,至少應該保留對復雜情感的尊重和對人性的剖析,而不是像如今這樣,借著“小三”的名頭狂撒狗血,將“小三”進行扁平化、刻板化處理。導致劇集層出不窮,“小三”如出一轍。
而在對角色進行“工具化”處理的背后,是對打磨人物角色的偷懶。在創作者眼中,似乎觀眾就喜歡看“手撕小三”,但從這次“老三”的輿論風向轉變來看,觀眾的審美意識以及觀劇態度早已走出十萬八千里。
當觀眾們不斷前行,創作者們仍固守原地,這種狗血套路的“小三”敘事還能堅挺多久?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免責聲明】
關鍵詞:國產電視劇 | 女性主義
2023是華語流行音樂“癲狂”的一年。從開年《愛如火》的爆火,到刀郎《羅剎海市》是否諷刺娛樂圈的全民熱議,再到年末“科目三”《一笑江湖》土味出海。人們記住了一些讓人眉頭緊皺的旋律,也記住了張信哲在跨年演唱會上戴著“痛苦面具”唱網絡神曲《懸溺》的魔幻場景。